晏初迟应下,小心地翻到第一页,发现里面还是有正常的文字,不过是繁体字,她读着有点吃力。
把书给她后,楚漆说:“你就先跟着这本学,有什么不知道的来问我。”
她指了指书桌:“可以坐那儿,下边抽屉里有纸和笔,边学边试着写,这样比较好记忆。”
说完以后,楚漆准备回卧室。
晏初迟呆呆地望着她,“就这样了吗?”
楚漆问:“不然呢?”
“不用再多教一教嘛,这个这么难,都看不懂的欸。”
楚漆说:“你是个成年人,还要像小学生一样手把手地教?”
晏初迟低下脑袋,小声地说:“可我就是很笨的嘛。”
楚漆:“我需要休息,没那么好的精力,自己学吧,能学多少是多少。”
她走进卧室,关上门,留晏初迟一个人在客厅。
晏初迟出神地望着紧闭着的卧室门,回想着刚才与楚漆地对话,心里面美滋滋的。
姐姐刚才和她说了好多话。
还给她一本书,让她好好学习。
以前姐姐也和她说过这种话,让她好好学习,以后做一个优秀的大人。
时隔多年,再次听到相同的叮嘱,晏初迟心中百感交集,只觉得这就像梦一样。
她美得晕晕乎乎地坐到书桌前,翻开第一页,低头一看那一列列复杂的文字,脑袋里的粉红泡泡啪嗒啪嗒全碎了。
她发现这本书不仅有小篆,繁体字,还通篇都是文言文,很多字她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比如“丕,大也。从一,不声。敷悲切。”
这句话里面的每一个字她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就好像看不懂了。
丕字她知道,曹丕嘛,三国魏文帝,曹操的儿子,篡汉为帝,满怀壮志,结果才四十岁就死了。
那后面的“大也”是什么意思?还有“从一”,“不声”,“敷悲切”。
她记得拼音是角夅放以后才有的,所以这个“不声”是古代的拼音?
晏初迟学不懂,想在网上搜一搜,也不太搜得到,心里非常绝望。
她一个字一个字对照着艰难地往下学,还跟着写一写,一上午一页都没学到,学得头昏脑胀,觉得上一天班都没看这一会儿书累。
大概中午十一点多的时候,楚漆从卧室里出来,早上拿进去的那本书已经被她看完了,出来把书放回书架,凑过来看了眼晏初迟的学习情况。
“学得怎么样?”
晏初迟苦兮兮地说:“不怎么样,一个字都看不懂。”
楚漆疑惑:“怎么会?说文这么简单。”
晏初迟控诉道:“那是对你来说,你可是教授,你是教这个的,我才第一次接触,就像小婴儿刚生下来就被要求学会跑步一样,太强人所难了!”
楚漆听到她这个形容,神色复杂地看了她一眼。
“具体哪里不懂?”
晏初迟把自己最初看到的那个“丕”字挑出来给她看,“这个。”
“‘大也’是什么意思嘛,‘从一’又是什么意思嘛,还有‘不声’,它是和‘不’读音相同吗?然后这个‘敷悲切’这是啥嘛!人家一个词都看不懂.......”
她说着说着语气渐渐有点撒娇诉苦的意思,好像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嘴巴撅得能挂油瓶。
楚漆轻轻叹了口气,接过她递来的书,只是看了一眼就有条不紊地讲了起来。
“‘大也’的意思是说,‘丕’是一个假借字,就是‘大’字,‘从一’是以‘一’为字旁,‘不声’是以‘不’为声旁,‘敷悲切’则是古代的一种注音法,说文的注音多是后人根据《广韵》之类的韵书加上的,其中的反切各有不同,对于来你来说,只学字形,倒是不用注意这么多,只用记住‘丕’与‘不’音同,所以有时假借用于表示‘不’,也有是表示‘大’。”
“‘皇皇哉斯事,天下之壮观,王者之丕业,不可贬也。’其中的丕业,就是大业的意思。”
“假借为‘不’时表示否定,比如‘丕子之责于天’,不爱子孙,所以受到上天的责罚。”
晏初迟听得头晕眼花,愣愣地望着楚漆。
而楚漆讲完这么一长串以后,停下来看着她轻声问:“懂了吗?”
她好像真的把晏初迟当成了自己的学生,甚至因此休战,对晏初迟表现出从未有过的温柔。
晏初迟望着她,眼神发痴,觉得她讲这些文字的时候整个人好像在发光。
这层光芒使她比平时更有魅力,更让人着迷。
晏初迟听到自己胸腔剧烈的跳动,好似深夜海浪有规律地拍击悬崖,撞上石壁,又缓缓退去,如此周而复始,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