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不在队形上做多设计,主要还是为了选C容易。
录制选C视频的时候,需要每个人作为C位录一段副歌,太复杂了容易忘记——虽说在color组的时候,齐路遥他们算是被特训过这项技能。
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快适应。
无论如何,队形简单终归有队形简单的好,刚好有余裕趁此机会进一步熟悉编舞。
学习能力强的特点这时候算是彻底展现了出来。比大部队少了快一整天,齐路遥、还有昨晚跟着他一起练的靳羽,都完全能跟上组里的进度。
虽然和目前状态最好的队友还是有一点差距。
一点可以弥补的差距。
总而言之,齐路遥自己是开启了半通宵模式。
前所未有的选C模式导向了不太一样的准备方向——虽然这种想法有些唯目的论,但时间所剩无几之时,唯目的论也不是坏事。
比起之前惯常的solo选C,现有模式下,除个人能力外,可能决定C位走向的因素还包括但不限于排名、人缘、长期印象和表现力。
排名来说,齐路遥这种明面卡位的算是最不占优的一种;人缘和印象事到临头讨论基本没有意义,他能隐约猜到一些可能给自己投票的选手,但也只是可能。
唯一能快速改变的就是最后一项。
当然,并不是说平时的C位选择就不需要表现力了。但当你处于一个队列中、有对比的时候,好或坏,或者说合适与不合适,又会显得更加清晰几分。
他自己是看起来少年感比较强的长相,整个人的面部线条都很柔和,算是笑起来干净有感染力看着年纪也小于实际年龄的那种,演绎元气曲其实是带有天然优势的——否则当年一分钟自我介绍也不会选可爱风。
而作为一个集体节目,还有一点同样重要,就是在全组人的呈现中寻求某种平衡点。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更有希望拿到这个C,最好是既要有高适配性的个人特点,也要能够协调和代表整个小组的风格和气质。
齐路遥想的就是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这上面。
理论有很多种,但最终结果还是取决于谁站C“好看”。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让自己的C位更有“C位感”自然成了重中之重。
今晚一直没回去休息的人还有几个。组员们还互相邀约着一起练习,似乎和之前每次公演前夕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这次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在合作之前,每个人都是各自为战。
这种感觉很奇妙。真要说的话,或许还更接近主题曲时候的心态。
这一整晚就在这样的氛围下度过。
到第二天早上,就又开始了全组的合排。
齐舞part是C位轮着站,每个人轮到的次数都不多,所以要在很短暂的时间里,思考和寻找到最让自己满意的演绎方式。
不过实话实说,毕竟时间短,所以大家的效果差距其实还挺明显。
有的人是就算立刻被拉上舞台,也能顺利完成整套表演了;而另一部分人,只能说勉强不会掉队。
虽然没人说,但大家心中确实是清楚的。这么早选C,候选人其实也就是那几个。
下午的录制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
虽然还没看录像,但毕竟是一起完成的十次录制,谁好谁坏、甚至于是将票投给谁,大家闭口不提,但都心里有数。
齐路遥觉得自己的发挥还算可以——翻译一下,就是有希望。
不过录完选C视频,还不急着直接选。
晚上还有别的录制任务。
这个“别的录制任务”,节目组下通知的时候相当语焉不详。然而这样一来,所有人反而都明白了,多半是决赛周必不可少的某个抒情活动。
天台喊话,家人视频,初心采访,诸如此类。
一直等到stf拉着练习生们进了同一个房间,让他们在沙发上围坐了一圈,又搬了个大屏幕过来,答案随之就进一步清晰起来。
“各位晚上好,好久不见。”明明工作很忙、但是奇迹般地从不缺席任何录制环节的陆祈推门走进来。
“明明三天前才见过,”有练习生在台下接话,“这很久吗?”
“但是你们已经做了好几件事了啊,”陆祈笑,然后念出了所有人意料之中的台词,“所以今晚刚好安排一些不需要大家活动的环节,我们邀请了各位的家人或者朋友,给大家录制了一些决赛鼓励视频。”
三排之后,这个活动就已经被通知给了各位晋级练习生。
毕竟家人算是个有一定敏感性的话题,所以当时就对所有决赛圈选手进行过询问。能不能所有人一起看,能不能在正片播放,需不需要、需要进行哪些后期处理,这些都是做过私下调查,且在正式播出前还能更改的。
齐路遥肯定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他只是有点好奇家里人会录一个什么样的视频。
毕竟据他所知,目前还是全职摄影师的自家父母,此时似乎又在一个没什么信号的地方进行拍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