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道理,其实齐路遥自己也清楚。
毫无疑问地,选秀综艺确实是一个能够快速积累人气的途径。相较于安安稳稳地正常出道,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向上走,这种竞技类的节目本身就自带流量,能让人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就获得大量而集中的曝光。
参与者只需要在100个人的小闭环里接受来自观众的选择,而不需要在起步阶段就与日趋饱和的行业大环境做任何斗争。
——毕竟,即使是听上去最最浪漫的贩卖梦想的职业,本质所面对的还是市场的需求,在这一前提下,封闭式的比赛显然是一种再明显不过的捷径。
但短平快的前期积蓄并不见得总是件好事。
如果团运营得不怎么好,那就是出道即巅峰;如果团运营得好,那就是解散即巅峰——这几乎是所有选秀出道的偶像所会面临的困境。
节目所带来的爱意无疑是真实的,但也无可避免是脆弱的。脱离开那些大部分依靠互动和剪辑所塑造的人设故事和友情,以真实的、个体的姿态面对那些原有的爱意,其实结果往往不会那么乐观。
三月秀粉啊,限定团粉啊,这些说法都再常见不过。喜欢的时候是真的喜欢,但当未来某天,失去了那些不会永久属于自己的资本的时候,很多喜欢也是留不住的。
这都很正常。
“一夜爆红”的渠道有很多种,人气爆炸式上升的例子也并不少见,信息化的时代,只要有心且有资本推动,想获得短期的巨大流量再简单不过,但最终守住这份流量的还真就只是极少数人。
而只要多看看那些位于业界top地位的前辈,就能看出,所有的成功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要求,想要一直走下去,就要足够特别,足够不可取代。
齐路遥从来不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很特殊的人。
说得上头脑聪明学习能力强,无论是读书还是做偶像都多少有点天赋,但也说不上是真正的天才;长相在偶像这个职业中也算得上好看,但又到不了全世界公认神颜的程度;此刻舞蹈和综合实力在节目里已经算得上绝对的top line了,但放进整个行业中也同样不是最顶尖的人——或许未来可以,但现在还有差距。
总的来说,齐路遥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普通人中优秀的存在。
他不否认自己骨子里有自负和间歇性充满野心的成分,并笃定如果有足够的意愿和时间能做成很多事,但此刻的客观事实并不因预期而转移。
至于性格,他觉得自己不算极端平和也不算极端尖锐,会有攻击性也会有妥协的时候,积极理性向上的一面偏多但也会偶尔情绪化,各项指标都会在人群中位数的附近有或上或下的偏移,但远远到不了异常值的程度。
——而会被记住的永远只是异常值。
平心而论,齐路遥并不想像某些前辈一样,给自己塑造一个和本人说得上是毫不相关的形象,毕竟人设迟早会崩塌,但真实的自己永远都是真实的自己。
只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他就需要去进行有意识的思考了:如何创造自己的那一份独特性,而不是属于摘星之路2的齐路遥,也不是属于某个限定团的齐路遥——如果许月白真能谈成功条件的话。
“我明白。”齐路遥点头,“我会再多想想的。”
他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能在这个节目中有一定成绩的前提下,不然即使一通思考,最后也只是回归原点。
而许月白肯定也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念及此处,齐路遥顺势又将之前的疑问重复了一遍:“老板啊,你是不是刚刚和节目组谈话说了什么特别的内容啊?”
“是说了,”许月白这次居然也不否认了,“总之你剩下的时间里好好表现,有空的时候可以想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相信你自己就行了。”
“嗯,好。”见对方似乎并不想做进一步的展开,齐路遥也没再继续追问。毕竟上司就是上司嘛,上司有自己的不想说的信息,那也都是情有可原的。
所以干脆暂时不去思考什么出道谈判的问题了,齐路遥想,毕竟就凭自己一个人,也没有能和节目组谈条件的资本,未来等时机成熟了,自己自然会知道更进一步的消息。
-
和老板道别已经是下午了。
本身说完话的时候也才11点,结果许月白表示,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来一趟,一定要拉着他和叶文帆一起吃个午饭。
齐路遥本来以为自家老板还有什么本事把他们带出去,结果等叶文帆赶到,许月白反手就是一句:
“那就麻烦两位小朋友带我体验一下节目组的食堂了。”
完全理直气壮。
?
齐路遥和叶文帆对视一眼,从彼此的视线中看到了几乎是如出一辙的问号。
这也行啊,老板?
后来是许月白要留着叶文帆单独聊天,齐路遥这才先回到了宿舍——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宿舍一个人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