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这个问题,帝闻黎渊注意到了人的一丝恍忽,人半垂了狐眸,却没有看对方。
他似乎轻笑了一声,人有些乏力地说道:“琉珏啊!那个孩子在四百年前,名叫晏沄。不过是长孙公主的儿子。”抿了一口茶继续道:“长孙公主夜繁雪,是先皇最疼爱的女儿,不远嫁,招驸马。驸马爷是晏碧安。晏家也算是祖上功,军功累累,算得上军候世府吧。本来一家三口过着让人羡幕的日子,直到元嘉十七年,驸马爷死于党争,被人连同七万亲军扣上了谋反之罪,战死在沙场,七万人,无一生还!”
他看了眼平静的帝闻黎渊,帝闻黎渊淡淡吐出两个字:“继续。”
“晏碧安死后,长孙公主悬梁自尽,只剩下了孤苦零丁的晏沄。皇帝想着是长孙公主所出,于是只将晏沄贬为庶人,年龄太小也就让人进了夜允闻的宸王府!”说到宸王府三个字时,人眸中是讽笑,对此嗤之以鼻。
也道皇帝无情,用夜允闻母亲宸妃的封号赐给夜允闻作封。是想借此怀念宸妃呢?还是觉得亏欠夜允闻?想想便觉讽刺可笑!
“宸王府?”人回想了一下那锈迹斑斑的牌匾,上面的字似乎是个宸字…
人沉了沉眸,只听幽禾笑道:“元嘉十七年,夜允闻被封为宸王。”
“晏家的事,与你有关?”
幽禾没有犹豫地点了头,他道:“关系可大了,晏碧安出征周梁,而三皇子夜明岚的外公也去了。夜允闻担心这二人联手,便想了一条计策!”
“周屹那时虽年迈,但宝刀未老。又是三朝元老的镇国大将军,皇帝已经开始对周家起了疑心,渐渐想彻底拿回所有权力。而周屺也不是没察觉,在皇帝下令让人出征周梁时,便摔断了腿,人也就只能在家中休养。这出征一事便落到周屹的儿子周武阳的身上。周武阳也常在军营,此事便推不了,夜允闻的人便向皇帝暗推了晏碧安出去!”
“为何?”
幽禾嗤笑道:“周武阳与晏碧安是好友,晏家是支持周家的,背后又有长孙公主,这对夜允闻说,最为不利!”人顿了顿又道:“皇帝不放心周武阳,于是便让晏碧安做副将陪同,十万人马,到头来因两封密函,葬生七万!”人说着,眸中抹过猩红有些噬血。
……
元嘉十七年,春。这一年夜允闻十三岁被册封为宸王,其中的“宸”字,众人是心思各异,各有所想。也有一些人真觉得五皇子不得圣宠,皇帝借此讽刺。
总之,看人好戏的人多了去了。
前日不久过了元宵,夜允闻晨早便进宫请安去了。而做为侍奴的幽禾,自然是跟随人左右,一步不离。
夜允闻去了皇帝的寝宫,幽禾被吩咐在殿外等候。
御清殿内,隔着幢幢纱幔,一个身影隐约在纱幔后,忙里忙外的宫娥们伺候人穿衣洗嗽。陈公公毕恭毕敬地走了进去,低着脑袋恭敬道:“陛下,宸王殿下来请安了。
腾明帝目光轻敝了眼外面欲走近的人影,听不出喜怒的说了一句:“他倒是有心了。”
陈公公不敢揣测圣意,心道:这宸王殿下倒是准时,一空下便会进宫请安。虽在旁人眼里看似不得圣宠,但是皇上还是挺在意宸王的。
最后一件蚕丝白玄龙袍外套披上,腾明帝摆了摆手示意宫娥下去。人带了几分懒散地看着陈公公,沉吟道:“就他一个人?”
陈公公不明白皇帝话中的意思,有些不解犹豫:“陛下是指……”
腾明帝哼笑了一声,转过身去:“不是一直见他带着一个人嘛?还听说是雨卿保下的“禾夫人”,被他带在身边,前先日子的元宵节上也看到。”
陈公公一听,连忙回道:“宸王殿下是带着人来了,在殿外候着了,可是要叫进了?”人半抬头请示人的旨意。
腾明帝摇了摇头,“不,罢了,让宸王进来请安吧!”人说着捋顺了有些微皱的袖袂,便坐在了席榻上。
陈公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