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六旬老太的东施体验记 > 第56章 第 56 章

第56章 第 5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入冬改变的不仅有气温,天亮的时间也延迟了。

去城外做生意的表兄弟们,不得不摸黑赶长路。

不知道谁,昨晚挑水撒了一点在巷子口,夜晚的霜冻将水变为了冰。

姜迎花送挑着豆腐出门做生意的两位表哥到巷子口,因看不清脚下,滑了一跤,险些把今天备好要卖的货全撞翻了。

稳住身形后,半晌心都是慌的。

等气顺匀了,她努力镇定地对着陈乘文、陈乘武叮嘱:“家门口的路都滑,山路和田坎绝对更不好走。你们要小心,翻了货不要紧,别把自己摔伤了。”

伤筋动骨一百天,天寒地冻的,如果出了万一又没养好伤,留下病根可不得了。

“放心,我们两个布鞋外还套了一双草鞋呢!摔不着的。妹子别送了,快进家门去烤烤火。”陈乘武如此说。

冬天所有人都猫冬,不会起太早。

可惜日头短,城外的生意要早些出门,不然一天下来往返不了一趟。

最近个把月,表兄弟们挑货出城去了,姜迎花还能进家门歇半个时辰,再去集市出摊。

尽管很久不曾出城,但是姜迎花习惯每天早上送表兄弟们一段路,直至到东、西城门的分岔口,看着他们一人往东城门,一人出西城门。

东城门,通往桃花村方向。西城门,通往府城。

为何陈乘文、陈乘武要分别走两个方向?话要从头说起。

因着王多福被抓,姜迎花很久没出过东城门,天天待在城里守着集市这个小摊,闲暇时间稍微多了些,有更多时间顾家了。

每日卖完货、备完货,她还有半个多时辰的空隙陪一陪姜老汉父子。

左右无甚娱乐活动打发时间,她就请赵家老爷子继扶手之后,打造了一张木的轮椅。

姜迎花倒不会画图,依然是靠描述,赵家老爷子凭着做木工的丰厚经验,依着她的意思给她把东西造出来了。

轮椅的轮子方面,姜迎花以为就是纯木打造,但赵老爷子提出,可以造一个马车那样的车轮。

马车的车轮,轮子外包一层铁皮,能更耐用、耐磨。

姜迎花不懂,但也知道铁肯定比木头耐磨。

最终赵老爷子制作的轮椅成品十分让人满意,外观大体与姜迎花想象中的一样,仅仅重量方面比现代用布、钢材、塑料等等相结合的轮椅要重些。

试用了轮椅后,为了更加方便姜承香,姜迎花跟姜老汉沟通了一下,把家里几间房的门槛都拆掉咯!

拆掉门槛门便短了一截,又把几张木门卸下来,请赵老爷子重新做了一段加长。

以往不管去什么地方都要靠别人抱着、背着,现在自己轻轻推动两个轮子便可在家中、院子里活动,姜承香既不可思议,又十分满足,渐渐的,人都变阳光了。

夏天的某一个傍晚,大伙儿坐在院子里歇凉。

姜迎花坐在姜老汉旁边为他通经活络做按摩,姜承香坐在姜老汉另一边的轮椅上,为他们父女两扇风。

凉风习习,不知道多舒服惬意。

姜迎花为姜老汉揉动着关节,随意问到:“封水府城比汨阳县热些还是凉快些?”

小姜迎花是没去过封水府城的,姜迎花更加没去过。

倒是姜老汉曾带姜承香去府城治过病,他们父子两人都是去过的。

姜老汉说:“那自然是凉快些。”因为封水府城在更北方。

话题落到了府城上头,姜老汉也回忆起了那次去府城的经历,由路途上要花费几天时间,细说到途中遇到了两位好心的引路人。

姜迎花时不时问一两个问题,姜承香偶尔补充一些姜老汉没讲完的细节。

聊着聊着,姜迎花脑子里冒出了生意经。

瞧瞧!以前她只记得把生意往城外桃花村那边做,甚至还把生意发展到隔壁沂水县,怎么没想过往府城方向发展呢?

靠近府城的地方,应该会更繁华才对!

不过,她很快又想起前头姜老汉说,去封水府城,坐牛车、驴车要走个十来天。

隔着如此之远,出西城门往府城那边去大概也繁华不了太多。

姜迎花心灰了片刻,很快又打起精神——哪怕是寻常村落,增加一片市场也是不错的。

表达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后,姜老汉仔细回忆起来。

很快,他说的话,简直让姜迎花暗语了一句柳暗花明又一村。

“往府城那边去,有个村子挺好。里头的村民日子比县城一些人家还要好过。”

“那村子名叫十二宅。”

“啊?”

十二生肖姜迎花倒知道,十二宅,一时半会儿真没听出来是个什么名堂。

听姜老汉细细说来,她就懂了。

原来是百年前,一名在封水府城发了家的富商回乡盖了一排青砖大瓦房。

房子不多不少,正好十二间。

‘十二宅’不是十二栋宅子的意思,而是十二间屋子。

明白了意思,姜迎花追问里头村民日子怎么个好过法,难道他们不用种地?都跟着富商做买卖?

“……”姜老汉一时语塞。

十二宅的村民吧,也跟其他乡下村民一个样儿,得种地,但是“余钱多些,家家都能吃上一天三顿的大白饭,他们村子里就有一个屠夫,隔三五天杀一头猪,猪肉不用外销,本村人就能买完。”

百年前建十二间大瓦房的富商已经没了,他后人还在,听闻生意比那富商做得更大了,后人如今住在皇城,天子脚下。

每年呢,那家后人都会差使人回乡,给村里一笔祭祖费、修缮祖坟、老宅的费用。

干这些修缮活计肯定从本村找人嘛,工钱高,活儿也不难,天长日久的,一年年积攒下来,那村里子的人们日子当然好过了。

姜迎花脑筋急转,心想:这么有钱的一个村子,岂不相当于县城内的市场了?

隔了几日,她便放下集市的生意,跟着表哥陈乘文出西城门,向着府城的方向,一路踩点,一路规划出了一条新线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