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又是一年过去,五月的长安已经能够感受到酷暑的炎热。
昭和宫最近上上下下都在为惊风惊羽即将到来的七岁生辰宴做准备。
对于大秦皇子来说,三岁是人生的第一个节点。
因为三岁之时,孩童已可以说是长稳,便可以排序齿,入玉牒,再入麒麟殿启蒙,意味着正式成为了大秦名副其实的皇子;
七岁是另外一个节点。
因为所有的大秦皇子在七岁的时候都要出宫入皇子府,在某种程度上算是意义没有那么强烈的成人礼;
再一个节点就是大秦所有男子都会有的,也就是二十加冠,意味着彻底成人,可以作为一个成年人在世间行走做事。
惊风是嫡皇子,身份极顶尊贵,七岁生辰礼本就是要办的极其隆重的。
皇后这段时间格外的烦心。
倒是不担心生辰礼本身,她执掌宫务多年,早已熟悉各种流程,哪怕惊风七岁的生辰礼是人生大事,但是一个隆重的生辰礼并不会让她过于烦心,她烦心的另有其事。
大秦皇子七岁后必须出宫入皇子府,再继续接受教导。
之后只能每日进宫给皇上请安,但不过朱雀门,每三日才能入后宫跟皇后还有自己的生母请安。
不过这个规矩也没有那么严格,平日里递个牌子说一声,进个宫什么的谁都不会管那么严,只是到底是没有还住在宫中的时候方便的。
大秦建朝不久,刚从前朝礼崩乐坏的环境下恢复过来,发誓绝不重蹈前朝覆辙的秦太祖决定从皇室做起,定下了许多规矩。
先祖威严仍在,有些轻一些的规矩稍微逾矩一点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皇子之事从来都是重中之重,意在大秦后世长荣,没人敢逾矩。
所以皇子七岁入皇子府之事,自大秦建朝以来便从无例外。
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是哪位皇子身体再孱弱不过,但是只要他年满七岁,便是死也只能死在皇子府。
惊风六月出宫入皇子府的事情已经无可避免,皇后便是再不舍,但是从惊风刚出生的时候就在开始做心理准备,此时虽然有些惆怅,但是也不是太难接受。
皇后能够接受惊风出宫的事,令她烦心的是,惊羽太难接受惊风出宫的事情了。
这件事情是可以预料的。
惊风惊羽是同胞出生的骨肉至亲,彼此之间就是世界上最为亲近的人,哪怕有时候他们两个也会为了这样那样的事情吵架,但是哪怕是那个时候皇后也不认为他们会厌弃彼此。
这样的情况下,从他们两个三四岁的时候皇后就在担心之后惊风要出宫的时候怎么办。
哪怕是惊魄也和皇后认真讨论过这个问题。
他们两个实在有些太过亲近了,皇家骨肉,至亲至疏,注定分道扬镳,到了那个时候,受伤害的只会是他们自己。
皇后如何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她刚开始想将惊风送去跟秦修习武的原因就是因为她想有意识的减少这两个孩子每日待在一起的时间,谁料后来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愣是让惊羽跟着惊风一起去了修王府这么多年。
后来皇后又想给惊风惊羽找伴读,想着他们可以玩的人多了,也就不会太执着于彼此了,但是此事也是不了了之了。
他们两个也从来都不是内向的人,有条件的话也会非常开心的同其他孩子一起玩,只是根本抵不上他们两个对彼此的亲近喜爱。
而这或许也是因为他们独特的天赋。
他们生来比普通孩子聪慧,一起玩些无伤大雅的游戏还好,但是有些事情只有他们两个自己会懂。
他们小的时候,还没有那么会控制自己情绪,曾经跟皇后说过,觉得麒麟殿的孩子,不论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还是臣子家的伴读,都跟他们说不到一起去。
他们很小的时候表达的能力就很强了,皇后能从他们的话中清晰的感受到,他们的聪慧导致他们与很多普通的孩子脱了节,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他们两个才会是彼此最亲近的亲人和最理解彼此的友人。
这般亲近的两个人,又不像大人那样从一开始就做好了要分开的准备,当皇后郑重其事的跟他们说等他们过完生日之后惊风就要出宫之时,哪怕他们都知道皇子满七岁要入皇子府的规矩,但是等真的落到他们身上的时候,他们真的很难接受。
他们已经长大了很多,生来聪慧,也就比旁的孩子早懂事很多,虽然骨子里面仍然是带着七分调皮,时不时的仍然也要闹出点事儿来,但是比起他们完全不懂事的小时候已经好了很多。
最起码能够听的进去话了,有些事情跟他们好好说,他们也知道下次不会再做。
这两年他们闹出的最大的事儿,也就是前年腊月将谢先生的胡子给剪了。
长大懂事也代表他们也很少会哭闹了,他们这两三年基本上都不怎么大哭大闹了。
哪怕有时候犯了错被帝后或者秦修教训的时候也只是在彻底忍不住的时候掉两滴泪,但是为了不当爱哭鬼,自己都愣生生的会将眼泪给抹了。
这次这么大的事情,皇后跟他们说完之后,他们愣是一滴眼泪都没掉。
皇后也怕这两个这两年越发机灵的家伙又想要去做些什么,言辞十分严肃的跟他们说:“此事没得商量,是祖宗的规矩,你们俩也别想什么歪门邪道,此事已定。”
皇后了解她这两个孩子,从来都不是认命的人,从小到大只要他们想做的事,两个人抓心挠肝的也要想办法去做,什么招儿都能使的出来,皇后这几年也是见识过了。
尤其是惊羽,为了达到她的目的,她能将所有有用的人有用的事儿都用上,可谓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的平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而皇后也知道,若是这两个家伙就这么平静的接受了这件事情,那她这几年就白养他们了。
果不其然,皇后上午刚跟他们宣布了这个消息,下午他们去修王府的时候就开始请秦修替他们求情。
秦修哪里能答应。
他也是正儿八经的皇子,也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知道这条规矩在大秦皇室来说有多么重。
便是秦仪当年快七岁的时候病的生死攸关,先帝那种不算英明的人也没能允了他母妃的让他在宫中多待半年再出宫的请求。
而那位太妃求的也只是让秦仪在宫中多待半年而已,那样秦仪也才七岁半,不论是学习还是避嫌都耽误不了什么事,都没有成行。
更何况惊风惊羽这两个祖宗让他跟皇帝求情的,可是要么让惊风一直在宫中待到封王加冠,要么让惊羽也出宫入住皇子府。
无论是哪件事情在秦修看来都算是无稽之谈,如果他敢去跟他皇兄求情,肯定是吃力不讨好。
他又不是不知道他皇兄那个人,比先帝不知道多了多少果决坚定,先帝都不可能同意的事情,哪怕他再疼爱惊风惊羽,这件事情也必定是不可能的。
秦修坚决果断的拒绝了他们,但是如果惊风惊羽是那么认命的人,皇后也就不用每天都操那么多心了。
秦修不答应他们,威逼利诱都用上了秦修也没有松口,他们也就放弃了,但也只是放弃了秦修这么一个人而已。
惊魄也是知道皇后终于跟他们摊牌了的事情,怕他们闹事作妖,这两天都是亲自来接他们两个的。
三个人刚上马车,惊风惊羽两个人的目光刚在惊魄身上停留了一下,还没开口说话呢,惊魄就主动开口了:“这件事情没得商量,你们也别动歪心思,不要去做些有的没的的事情,莫惹的父皇母后生气。”
他话说的斩钉截铁,一瞬间惊风惊羽心有灵犀的停了要从皇兄身上下手的心思。
皇兄长大了之后就不像小时候那么没有条件的疼他们了,不准他们做这不准他们做哪的,而且比母后更难商量,很多事情在他这里根本没得商量。
于是他们直接放弃了惊魄,生气的都不想跟皇兄说话,两个人都低着头沉默着,打算等回宫之后直接去紫宸殿找父皇。
他们都知道真正能做主的人是谁,只是经过这么多年,他们也下意识的知道在父皇那里什么事情是好商量的什么事情是不好商量的。
若是这件事情跟他们寻常出个宫看热闹一个性质,他们根本不会去找小皇叔找皇兄找母后,直接一步到位就会去紫宸殿。
他们如今这么急切的想要找人帮他们说情,只是因为连他们自己都知道父皇根本不会同意他们的请求。
他们今天上午甚至都去找了麒麟殿的所有先生们,希望他们能帮忙跟父皇说情,哪怕只是让先生们帮忙请求让惊风晚一点出宫,但是不出意外的,所有人都拒绝了他们。
皇兄还在车厢里,他们不能光明正大的商量下一步怎么做,不过两个人都默默的在脑子里过对策。
尽管他们低着头,但是惊魄跟他们也认识快七年了,如何不知道这两个家伙肯定还没有死心,不知道又在那机灵的脑瓜子里琢磨着些什么。
也不想拆穿他们,等进宫了之后他会好好跟他们说的,现在毕竟是在外面,隔墙有耳。
两个小家伙默默琢磨了一路,目前也没能琢磨出什么好方案来,快到神武门的时候惊风小声气气的说:“要是可以不过生辰就好了。”
不过生辰的话他们就不是七岁了,他也不用出宫,和惊羽自然就不用分开了。
他说的声音小,但是惊魄和惊羽也都听到了。
惊魄当作没听到,惊羽听到了之后没说话,默默的牵住了惊风的手,稍稍用了用力气,眼中闪过了坚定的光。
她可从来都不是认命的人。
回到昭和宫后,皇后和惊魄仿佛提前商量好了似的,估计是打算采取各个击破的对策,惊魄带着惊风进了他的房间,皇后则默默的跟着还在生气的惊羽进了她的房间。
惊羽已经不打算浪费时间在生气上面了,此时满脑子都是如何不让惊风出宫的主意。
她脑子活,不一会儿就能蹦出很多个主意,但是惊羽再稍微过一下脑子就知道都不可行,她打算等明天早上去跟父皇请安之后先试探一下父皇的口风。
见惊羽这一脸坚毅势在必得的样子,皇后就知道她是肯定还没有死心的,脑子里面此时不一定都在过着些什么想法。
皇后无声的叹了一口气,将惊羽拉到外间的桌子上坐下。
他们两个已经渐渐长大,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和智慧,就算是皇后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同他们聊天的时候,并不能单纯的将他们当作一个孩子来看待。
“你不愿意惊风出宫,那你想怎么样?”
皇后也没有跟惊羽说些旁敲侧击的话,直接将这件事情摆在她面前,想要知道她真实的态度。
小孩子的成长总是迅速的,而且她还并不是普通的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她和惊风虽然聪慧,但还是童趣居多。
如今长大了一点,无论是说话还是行事都在慢慢展现她本身的智慧思考和机警冷静。
虽然只有七岁,但是皇后知道,不能把惊羽当作一个普通的七岁孩子来对待,她有自己的想法,她必须和她平等的交流才行。
眼见母后终于没有将她当作一个普通的小孩子来糊弄,惊羽也抬起头来跟她认真的说话:“母后,我想的是,要么惊风一直不出宫,直到我们成年可以出宫单独立府。”
她话还没有说话,皇后就打断了她:“这件事情你想都不要想,惊风是大秦的嫡皇子,先祖传下来的规矩,不仅你们父皇肯定不会同意,便是满朝文武大臣听说之后也必定不会愿意。”
而且皇后还补充了一句:“而且,这只是你的想法,万一惊风自己愿意去皇子府呢。”
惊羽听了之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点了点头:“我知道,所以我还想来另外一种解决办法。”
皇后问:“什么方法?”
惊羽看着皇后,此时她们两个并不太像一方依附另外一方的亲子关系,更像是两个平等的大人在交流着:“就是我也出宫,如果父皇不同意我进皇子府的话,我就提前在长安建一座公主府。”
她说这话的时候神情认真,面色冷静,哪怕这话根本不像是一个七岁的孩子能够说出来的话。
皇后也不觉得她这个天纵奇才的女儿是在信口开河,哪怕这事听上去那么的匪夷所思。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听到这第二种解决方案的皇后震惊了。
震惊于她的离经叛道,更震惊于她这绝然不同寻常公主,甚至是寻常女儿家的,胆大妄为。
“你三岁便入麒麟殿启蒙,四岁便有女官整日教你女子礼仪,内务府将皇室之规矩定期传授,便是我,也是时时在教导你各种道理,你难道不知,深宫公主,非及笄成婚不得单独出宫建府?”
皇后语气严肃,但是惊羽的态度也丝毫不见松动。
她摇摇头:“儿臣知道规矩,也知道大秦皇子七岁之后必入皇子府。只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不是姑母妹妹们那种普通的公主,惊风能七岁出宫入皇子府,为何我就不能七岁出宫入公主府。”
她说的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皇后讶异于她如今居然已经能如此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惊羽是她十月怀胎的亲生骨肉,她也十分了解她。
皇后从来都知道惊羽同普通的孩子不一样,她的目光,从来没有放在后宫这一亩三分地上,自幼便有十分才气,也有与之匹配的三分心气。
皇后压下心头万千想法,绝不在亲生女儿面前露怯,语气依旧严肃:“那好,且不论你此举是否合乎规矩一事,母后且问你,你打算如何实行此事?”
“此事必须得你父皇亲自下旨宣昭以白天下,绝不是你平日里撒娇撒痴你父皇便能同意的。”
“而且事先说好,且不论你能不能找到人在你父皇面前替你说情,我和惊魄这次都是不会帮你的。”
惊羽心比天高,这是皇后的既知事实,而且皇后也知道惊羽也有与此等性情相匹配的本事。
只是这样的性情,在后宫当中,从来都是比嚣张跋扈更加危险的,皇后有意通过此事杀杀惊羽的性子,在此事上,不提她的私心,她也是绝对不会去帮惊羽说话的。
这件事情惊羽并不意外,今日一天的奔波也让她明白了,于此事上没有人会帮她,哪怕是平日里最疼她的母后和皇兄。
“儿臣知道,明日我会自己去跟父皇谈,既然是我出宫而不是惊风留在宫里,我不会带上惊风的。”
眼见着她小小年纪坐在这里神情沉静的将所有事情娓娓道来,如果不是现在情况特殊,皇后真心会觉得惊羽是再优秀不过的孩子。
哪怕如今只有七岁,但是说话条理分明,逻辑清晰,遇到想要的事情哪怕困难重重也会想法设法。
最重要的是,很有担当,一人事一人当,而这一点,哪怕是许多已经成年许久的大人也没有办法做到。
哪怕面上不显,皇后也欣慰了很多,不是因为她体贴的将惊风“摘”了出去,而是她有这份处理事情的态度和能力。
这份态度和能力她很欣赏骄傲,她相信皇帝也会欣赏骄傲,哪怕到时候皇帝并不一定会允惊羽的请求,但是也希望到时候因为这份欣慰不会降怒惊羽。
“好,母后不过问你打算如何跟你父皇谈,若是你父皇发怒要罚你,这次母后也绝对不会帮你说情。”
皇后甚至都没有去问为何惊羽会这么执着于继续跟惊风在一起的事情,以她的聪慧她不可能跟普通孩子一样不知道他们迟早有一天都是要分开的。
皇后知道,惊羽从小就是个生有反骨的,不达目的誓不能罢休,而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此间种种虽然当然主要是因为惊羽不想同惊风分开,但是肯定也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她只是单纯的想再次违背大人的意愿行动一次。
惊羽能够接受母亲这个态度。
这件事情本就是逆势而行,母后从一开始就将态度说的明明白白,就跟之前在小皇叔那里一样,她也就干脆放弃请人替她说情这件事情,只打算自己去跟父皇谈判。
皇后临走前最后看了眼惊羽:“你长大了,从来都有自己的想法,母后不拦你,因为母后知道自己也拦不住你。惊风走了,你若是讨了你父皇的诺,也出宫去了,儿子母后留不住,没想到到头来,连女儿也留不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