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禾睁大了眼,眼见着一个少年穿进了墙里,消失不见了。
“今天什么日子?”祝余喃喃自语,“哦,我想起来了。好像今天妖域里有拍卖场。”
两人一边走,黎禾一边问:“拍卖场是什么?”
“拍卖一些稀有妖怪,子时才会开始。但除了拍卖之妖外,还会出售一些妖怪。所以很多捉妖师一大早就会先去挑选。拍卖场每月举办一次,算时日,今日正好能赶上。”
两人来到红墙前,祝余率先走了进去。
黎禾迟疑片刻,伸手触碰红墙,竟然穿了过去。她迈步穿过红墙,顿时一条挂满红灯笼的长巷赫然出现于眼前。
她的眼睛一亮:明明是清晨,可这些红灯笼亮竟然如此明亮,像一个个红柿子。
一阵风吹来,灯笼下的流苏随风摇曳。
走过挂满红灯笼的长巷,一座繁华、干净的集市显现;楼层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每家每户的屋檐上,都挂着红灯笼,灯笼上的图案、文字不尽相同。
这些灯笼的样式同黎禾平日见过的也不太相同,它们的形状像类似紫薇树的叶子。
“这些灯笼......”黎禾忍不住问道,“为何样式如此奇怪?”
“这灯笼名为招魂灯。”
“招魂灯?它有何作用?”
“没什么作用。”祝余道,“倒是有一个故事。你想知道?”
他歪头看向黎禾,见黎禾一脸渴望地盯着他。
他轻笑一声,道:“捉妖师大多是独来独往,游走于世界。常常客死他乡,无人知晓。据说很早以前,一位母亲的儿子当了捉妖师,背井离乡,多年未归。母亲思念他,就制作了这样一个样式独特的红灯笼,挂在屋檐上,想要指引儿子归家。没想到后来他儿子的魂魄真的返回,与她做了最后的告别。后来渐渐的,但凡家中有人当了捉妖师,他们就会在屋檐上挂上这样的一个灯笼。只是意义逐渐从招魂演变为保平安。”
黎禾望着屋檐上孤独晃动的招魂灯,眼眸闪动,“为什么不回家呢?”
“嗯?”
“你为什么不回家?”
祝余摁住黎禾的脑袋,黎禾微微一颤。
“跟你一样,无家可归。”说罢,他松开手,独自走在前头。
黎禾错愕,心中好似有根弦一瞬跳动。
“走吧。集市里正热闹呢。不想逛逛?”祝余回首。
黎禾忙地跟上。
街道两旁,除了大型门面,也有不少摆在外头的小摊子;摊子里,有各色各样形貌奇特的装饰品,也有符篆、符箓。虽然是清晨,但因拍卖场的缘故,热闹得同夜市一般。
这里许多小东西,黎禾从未见过,觉得好奇,忍不住停驻观摩。
祝余停步,凑过去,弯腰看着黎禾手中的东西:一个三尾猫妖形状的木头吊坠。
“想要?”
黎禾问道:“这是什么?”
摊子主人热心解释道:“这是三尾猫妖,都说见到三尾猫妖就代表着近期有好运来临。寓意很不错的。而且这木头来自梨花树妖,自带一股梨花清香,永久不散。”
黎禾拿起轻轻一闻,果然闻到清淡的梨花香。
祝余见状,从包里掏出碎银,放在摊面上,“要个这个。”
摊主一喜,“是否要一个荷包包起来?”
黎禾摇了摇头。
“谢谢!谢谢!祝二位能在今日拍卖场里买到心仪之妖!”摊主忙地收下碎银。
祝余拿过黎禾手中的吊坠。
黎禾一愣,却见祝余弯着腰将吊坠挂在她的腰间。
“好了,走吧。”
“谢谢。”
一边走,黎禾一边环顾四周。她发现街道上行走的男男女女,好多人都同祝余有一个共同点:身上有一股冷漠的孤傲。
走着走着,两人来到一处宽阔的圆形场地。场地中,有许多铁笼,铁笼里关押着各种妖怪;铁笼外挂着一块木牌,木牌上标明妖怪种类与价格。
捉妖师们在铁笼之间来来回回。
黎禾一时间觉得心头沉闷,看着笼中之妖,她不禁想起了半月楼之中的女子。
“逛逛?”祝余问道。
黎禾微蹙眉头,“嗯。”
刚走一两步,他们就听到一阵争吵。
闻声望去,见刚才撞到黎禾的那位少年憋红了脸,同一个成年男子争吵。
“这妖是我先看上的!我都要结账了!”少年争得面红耳赤。
一旁高大的壮汉啐了口痰,“呸!哪来的小屁孩儿,给老子让开。”说罢,一把推开少年。
少年踉跄好退几步,听见周围嘲笑声,愈发愤怒,兀然拔剑,指向壮汉。
就在少年催动法力时,一个阵法顿时出现在少年头顶,降下一道雷。
少年一阵抽搐,倒在地上,头发炸开。
周围爆发大笑。
壮汉捧腹,“哈哈哈!妖域阵法限制,禁止斗争!你是第一次来吗?哈哈哈!瞧你这怂样!”
少年埋着头,站起身,咬牙切齿,“你给我等着!”说罢,匆匆离去。
离去时,又不看路,撞到了黎禾。
他不打算道歉,直接离去,却被祝余一把抓住,“道歉。”
少年抬眸,水汪汪、委屈巴巴地怒视祝余,“你——”
在看到祝余那一刻,少年一愣,上下打量,随即眼神越来越亮,兴奋大叫一声:“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