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在客栈住了一日后,闻知便赶到了丹台城,见到林安的第一面,便道:“我就知道一定是你和师尊睡在一间屋的。”
林安没料到他竟会说这话来,便道:“他们都不愿意,就只能我和师尊睡在一间屋了。”
到了晌午,苏璟要了个大些的包间,带着数十个弟子们吃饭。
一行人吃完饭,苏璟又让弟子们看着选几份点心和茶水。
这些弟子都是十几岁的年纪,不过是半大的孩子。苏璟说了这话后,他们嗷嗷叫地围在一起看菜单上的点心,挤得密不透风,林安便没有围上去。
苏璟笑着看他们一群少年人叽叽喳喳地围在一起,视线一转,就看到林安只默默地站在外面,探着头要往里看。
他视线一顿,这时,闻知从人堆里挤出来,笑着揽住林安的脖颈,将他往里带:“来来来,师弟,你是我们当中最小的,你先来选。”
见此,苏璟笑着将视线移开,没再说什么。
小二将残局收拾后,就上了点心和茶水,一行人便坐在那闲聊,也有弟子推开窗,看外面的景象。
忽然,外面突然响起一阵喧闹声,听起来像是女子的呼声。
弟子们忙围在窗边,就见外面街道上,一青年正牵马走过。此人生得颇俊朗,高鼻薄唇,剑眉入鬓,修长高大的身材裹在玄衣之下,愈发显出男子气概来。
路边行人纷纷驻足,不知有多少眼神落在他身上,或好奇,或欣赏,或仰慕。
“这是……偃月堂的戚云松?”有弟子道。
“好帅啊……”不知是谁又说了一句。
弟子们都围在窗边,林安往外看了一眼,确实是个很英俊的人。他们待的是三楼,放眼望去,不止街边站满了人,就连两旁的楼上,窗户都被尽数推开,趴满了人。
方才听同门说,他好像是偃月堂的戚云松?偃月堂的掌门就姓戚,看来他并不是普通弟子。
林安驻足看了会儿,便又退到后面。苏璟仍端坐在座上,他刚坐下,就听苏璟道:“戚云松是偃月堂的公子。”
“哎哎哎,有人往他身上扔东西哎!”
闻言,林安又从座上站起,凑近窗户一看,果见有人将各种小玩意往戚云松身上扔。
见此场景,林安突然想到一个典故,便直接说了出来:“掷果盈车。”
然后又问:“离宫这里也有这样的风俗吗?”
苏璟道:“这种风俗来自凌烟阁。瑄朝时,凌烟阁那处多青楼妓馆,便有女子争相斗艳,选拔花魁。女子在台上舞蹈唱曲,底下宾客若喜欢便会往上抛扔礼物,花朵,手帕,丝帛……若有阔气者,甚至直接往台上扔银钱。凌烟阁那处民风开放,时间长了,便是在大街上遇到好看的女子或男子,百姓也会扔这些东西。时至今日,凌烟阁那里仍有这个风俗。如今其他地方也有,不过没有凌烟阁那么大的规模。这几日丹台城多外人,可能是带来的风俗。”
外面,不知哪位姑娘的荷包砸到了戚云松身上,竟挂在了他的腰带上。戚云松剑眉微蹙,手指一拨,便将那荷包扔到了地上,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只面上显出几分不耐来,城内不准御剑纵马,不然他也不会这样走着。
“嚯!”闻知道,“这个戚云松还真是冷酷,那么多女孩的眼神恨不得都黏在他身上,他竟然无动于衷,就好像没有看到一样,连东西都给人家扔了。”
苏璟又道:“戚云松为人确实不苟言笑,是个很严肃的性子。”
***
离璇霄丹台开放还有三四日的光景,城里愈发热闹了,到了晚上人群也是络绎不绝。苏璟也不拘着弟子们,只需和他知会一声,便可出去玩。
当晚,一群人便结伴出去游玩,临走前,林安又问苏璟:“师尊要和我们一起吗?”
苏璟回道:“不用了,你们出去玩就是,注意安全。”
戌时刚过,林安便一个人回到了客栈。
推开门,就见苏璟正依在榻上看书。听到动静,他抬眼看向林安,道:“回来了。”
“嗯。”林安回道。
书?师尊外出竟还带着书吗?
林安不免多看了几眼他手中的书,这时,苏璟道:“这书是让店家帮忙找的。小知他们回来了吗?”
“没有,他们还在外面玩。”
“你一个人回来的?”
“是。”林安点头道。
“为何回来的那么早?”
“我想着若是回来的晚了,师尊可能已经睡下了,我怕会吵到你。”
苏璟笑了笑,将手中的书合上,问:“小知他们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吗?”
“他们说要玩到亥时才回来。”
苏璟将书放到一旁,道:“我现在也不想看书了,不如你和我说说外面都有什么好玩的东西?”
“好。”
林安想着今晚的游玩,说了些印象深刻的事。他起初还有些拘束,渐渐地便放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起来。从有记忆起,他便生活在柳城,再没去过其它地方。如今到了外地城镇,风貌截然不同,又是如此热闹,他自是兴奋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