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衢亲自率军消灭西郢、荡平东郯,最终令北鄣一统天下,这在史书上绝对是一桩丰功伟绩。
但东郯国是温且惠的母国,她对此作何感想就不得而知了,史书上是不会有相关记载的。
不过,史书上记载了温且惠的生平。
虽然与丈夫相比,只有短短几行文字,却也不难从中窥出这位金枝玉叶的公主,在看似光鲜华美的人生背后暗藏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温且惠是彼时东郯国君温崎的第三个女儿,册封兴城公主。
母亲是国君原配的魏王后,在她七岁那年怀上第二胎,却不幸难产而死一尸两命。
魏王后去世后,失去母亲呵护的小公主,在后宫过得怎么样已经无法求证。
但是在北鄣提出与东郯联姻时,年仅十五岁的她会被选中嫁过去,就无形中说明她是一位不得宠的公主。
北鄣地处苦寒的北方,一直以来被视作蛮夷之国。风土人情都与其他三国截然不同,属于很难适应的异乡。
如果可以自由选择,东郯王室无论哪一位公主,恐怕都不愿意嫁去这样一个地方。
.
明光特意翻了一下温崎的生平,发现这位国君有过两任王后。
原配魏王后难产身亡后的第二年,他将已经育有二女一子的爱妃韩氏扶正为继后。
韩王后又先后为东郯王室诞下两位皇子,地位十分稳固。
韩王后的两个女儿中,有一位永昌公主跟温且惠同年出生。
如果魏王后还是一国之母,韩王后还是妃嫔,那么与北鄣联姻的人选肯定不会是兴城公主,而是要换成永昌公主上了。
明光不难明白一点,为什么陆衢出兵灭了东郯国后,温且惠依然与丈夫恩爱如初。
当年被东郯王室当作工具人用来达到政治目的的兴城公主,估计是对母国没有什么感情可言。
没准还巴不得它彻底灭亡,让那些做主安排她嫁去北鄣联姻的人,都落不着一个好下场。
有道是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至。
嫁入北鄣王室虽然并非温且惠所愿,但是她却误打误撞地嫁了一个如意郎君。陆衢夫妇的恩爱程度,在史书上都有一笔伉俪情深的记载。
出嫁后的第三年,温且惠怀上了她和陆衢的第一个孩子。
可惜孩子尚未足月就早产了,生下的男婴是个死胎,自己也被折腾到大出血,虽然侥幸保住了性命,却永远丧失了生育能力。
对于任何王国的王室来说,绵延子嗣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是后继无人还谈何江山永固?
身为太子妃的温且惠,如果不能为丈夫生下一个儿子,那么地位就会岌岌可危。
即使是北鄣与东郯联姻结盟期间不能把她废为庶人,在两国彻底兵戈相见的时候,她也难逃变成弃子的下场。
然而,温且惠却一直稳稳当当地坐在太子妃的宝座上。
哪怕她不能为北鄣王室开枝散叶,哪怕东郯被北鄣彻底灭了国,她的地位始终不变,依然是陆衢的嫡妻正妃。
连史书都感慨了一笔,“无子嗣而受宠十五年不衰,太子衢之爱妻可见一斑”。
大盛王朝成立的那一年,天空中降下彤云朵朵,接引陆衢飞升成仙。他没有独自离开,而是牵起妻子的手双双登上天界。
就这样,温且惠与陆衢在人间做了十五年的恩爱夫妇后,又成为云间仙境一对名符其实的神仙眷侣。
最初,温且惠不过是跟着丈夫鸡犬升天的幸运儿,没有封号,只有一个太玄娘子这样的称呼。但她是一个聪明人,没有浪费这样绝佳的机会,在云间仙境开始苦心修行。
多年后,温且惠终于成功修成正果,由边缘人物的太玄娘子,正式晋升为有着天界神仙编制的太清元君。
明光读完整本书后,应长恨也好奇地拿过来翻阅了一遍。对于陆衢与温且惠的相关篇章,他同样看得很认真。
毕竟四国时期已是千年之前,除了这对神仙眷侣,书中记载的其他人物他一个也不知道,自然只会关注自己知道的对象。
“太清元君也算是否极泰来,虽然八岁丧母,十五岁被安排联姻北鄣,却遇上了一个情深意重的陆衢,即使她生不出儿子也一直不离不弃,真是运气好呢!”
在礼法规定的七出之条中,“无子”就是一个男子休妻的正当理由。
尤其是在还有王位要继承的北鄣王室,就算王后无子都可以直接废掉,更遑论一个他国送来联姻的太子妃。分分钟可以一脚踢开,换成其他的北鄣贵女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