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是红薯甜汤和昨晚剩下的包子。
姜淼很舍得放东西,汤浓稠得像是厚粥,还带着些许红薯的甜味。
秦时悦吃了一个包子喝了一小碗汤后就饱了,乖乖地坐在一旁等姜淼吃完。
吃完早饭,姜淼带着秦时悦回到房间里,开始教他识字。
秦时悦认认真真地坐在床上,跟着姜淼念拼音。
他学得很快,拼音基本上只教一遍就全学会了,就连识字的速度也超出了姜淼的想象。
原本以为要花好几天学习的东西,秦时悦不到一个小时就全部记下,姜淼提问几次,都没错半点。
她没忍住狠狠地在秦时悦的脸上亲了几下:“这是谁家聪明小孩啊!原来是我家的啊!”
秦时悦被她亲得“咯咯”直笑,在她怀里拱来拱去,一头软毛都拱乱了:“是麻麻教的好!”
一口小奶音又软又甜,甜得姜淼嘴角的笑止都止不住。
她又揉了揉秦时悦的头发,把他的头发捋顺,这才说道:“好啦,我们开始学写字好不好?”
“好!”秦时悦举起两只小手,兴奋地道。
姜淼把纸笔放在秦时悦面前,教他写字。
他年纪还太小,手拿不稳笔,写字也歪歪扭扭的不好看。
不过他写得很认真,姜淼教会他后,他就乖乖地趴在桌边一笔一划地写字。
姜淼则是把那些布料放在桌上,开始给秦时悦做衣服。
她照着绘制好的图样剪好布片,再用针线缝合。
这一步对她来说不算难,就是有些麻烦。没有缝纫机的帮助,缝合本身变成了一项极其枯燥又漫长的工作。
一直到中午,姜淼直起腰,捏了捏有些发痛的脖颈。
她一转头,发现秦时悦还在一笔一划地写字,就用指节轻轻地敲了敲桌子:“时悦,妈妈要去做饭了,你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可以吗?”
等秦时悦乖乖点头,她才起身去做饭。
连续几天,姜淼和秦时悦都维持着相似的作息。
上午姜淼会先带着秦时悦复习一下之前认识的字词,再教他新的字。
下午她则是会带着秦时悦午休一会儿,再继续上午的工作。
除却第二天一早,李大宝把二百块送来以外,就没什么其他变化。
直到这天中午,姜淼在厨房做饭,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她走过去打开门,发现是村头的赵婶。
“赵婶,你来找我是为了啥事?”姜淼从记忆里翻出和赵婶有关的信息。
对方和姜淼一样,原本都是赵家沟的,后来嫁到李家村。
在赵家沟,赵婶住在姜家隔壁。不过因为她出嫁早,姜淼没见过她几次。
“恁爹六十岁大寿哩,喊恁回去吃个饭。”赵婶笑眯眯地说道。
“我不回去。”闻言,姜淼撇撇嘴,脸上神情很难看。
姜淼的父母重男轻女,为了拼个儿子,一连生了三胎。
大姐姜雨是他们第一个孩子,虽然是个女孩,但他们还是在她身上花了不少心思,舍不得说她一句不是。
三弟姜顺是唯一的男孩,他们把他当眼珠子看,家里有啥好的都紧着他来,他挑剩了,才有两个姐姐的份。
只有夹在中间的姜淼,没人管她,没人在意她,跟从别人家捡来的孩子似得。
父母在她三岁的时候,就逼着她帮家里干活。不干活就没饭吃,有一点做得不好就非打即骂。
平日里吃饭穿衣,她也只能捡姜雨和姜顺剩的。最贫困那会儿,她差点没饿死。
如果不是当时村里有个老人看她可怜,偶尔偷偷塞给她一些吃的,原主恐怕活不到这个岁数。
这还不算,原主十七岁那年,她的父母为了十块钱,把她卖给了秦家当媳妇。
只因为姜顺那会儿闹着要买一件的确良的衬衫。
姜淼单是想想,都替原主觉得可悲。
“咋能不回去呢?”赵婶急忙道,“恁爹这几年身体不好,还要下地干活。恁嫁过来几年了,都不回去一次,恁都不怕旁人笑话?”
“这不都是他自找的吗?”姜淼冷笑一声,“他有把我当女儿看吗?”
她知道这个年代,人都穷。养三个孩子不容易。
但这不是他们生而不养的理由。
更何况,原主嫁到秦家以后,一开始一直被秦婆子和方巧嘴欺负。
那会儿秦屿桓已经跟他们分了家,但到底住在一个院里。秦屿桓不在的时候,秦婆子跟方巧嘴对她非打即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