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绕出行星环,圈上转动着不同颜色的算珠子。每一颗珠子都很圆润,熠熠生辉。
但没有一颗珠子属于施耀。
尉迟朗的话让施耀想起屡屡被绿荣搏击盟会拒之门外的场景。
绿荣搏击盟会,里海市西下街117号。最初由三个搏击爱好者投资成立。其时还不是什么盟会,只叫“绿荣搏击社”。店门一扇简易卷帘门,50平米空间,委屈巴巴地夹在一众兴趣班中间,毫不显眼。开始只配有几个沙袋、拳桩、拳击护具。至于实心球、拳击靶、哑铃、拉伸器材等必要的工具,是一件没有。
这三人中是梁筹在领导,另外两人一个姓苏,一个姓张。三人年少时是街坊好友,三岁起就混吝,穿同一条裤/裆,不可谓不至交。只说梁筹,他自幼跟爷爷同住,爷爷年轻时是扛大刀的,练得一身腱子肉,也练得一身好功夫,威风禀禀,瞧着就不好欺负,梁筹初步对舞刀弄枪生起兴趣。
后来他去城市读书,接触到更大的天地,知道武术海纳百川,更是磨拳擦掌,试上一试。他日夜苦练,为此还去参加各大比赛,无奈天赋平平,成绩死水。好在他本人大学专修哲学,是先天乐观派,认定这是长久功夫,因其不仅能淬炼体魄,还能磨人心志。
然而,日复一日过去,事无推进,热情也就逐渐被浇灭了。梁筹不得不承认,自己无法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到这时,念想也该有个了断了。可偏偏毕业出来社会历练了好几年,他仍念念不忘。他的愿望滋生痛苦,未被满足的需求恰如笼中烈鹰,有翅不得翱翔。
梁筹不得不站起来,面对这种持续洞开的空虚。
一年后,他找到了解决办法——
“我是天赋平平,错过了最好的习武年纪。一路追赶,望不到尽头。但我想到我爷爷练得一身好功夫,也只是给运米商做扛大刀护送而已。是否荣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用在哪里。我打算把重心放在培育武术人才身上。也算是一条路了。”
梁筹深有体会,人一旦找到自己真正的毕生所爱,就会反复地磋磨自己。在武术这条路上,他是难有成就了。但!若是他铁了心将其与培育人才、商业化钩挂做大,未必做不到。一来他家本就是经商的,这些年他也跟着学了不少;二来当时世界对武打这项技术并无更多关注,全世界分布的武术馆虽不少,却也不多,而参赛者又大多是武术世家,门外汉中,极少有人系统地接触到这项技术。
他对两个发小说:“立根前需要破岩,在通的路就算是歧途,也是争得了一个机会。因为能恒与立定没有区别,费劲全部心力去搏海阔天空,势一成,事必成,没有做不到的道理。我承认在武术上没什么天赋,可这些年对武术的熬炼未必没有用处。天生我材必有用。”
他日夜滔讲,苏张二人耳濡目染,自然行当如是,帮他一起凑钱盘店。店面装潢雏成,梁筹提议先在门口及网络上贴邀请函,让武术爱好者们知道有这一席试炼之地。自然做的亏本生意。而为拉来资金与资源,他还主动联系业内武术宗师马涌才,恳请他入驻绿荣搏击社。其中怎样艰难一概不提。总之三顾茅庐,马涌才答应了。
他一去绿荣搏击社,新闻媒体便争先报道,都好奇这家绿荣搏击社究竟什么来头,怎么引得恃才傲物的马涌才入驻?不是说这位爷秉性古怪,轻易不承情吗?这惹得其他武术明星闻风而动,也跟着莅临一番,一时绿荣搏击社被踏破门槛,在众人面前刷足存在感。
不久,梁筹在各大论坛上发布马涌才的教学视频,并筹备搭建绿荣网站。不仅如此,还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评论蹭流量,主动挖掘新人,给人发私信。总而言之,但凡对武术感兴趣的,他通通都联系过。在这种情况下,绿荣搏击社逐渐扩充教学员队伍。半年后,搏击社里的学员跟随马涌才去参加了几场国内的比赛,成绩斐然,开始让世界关注到这批新人队伍。如此,资金开始纷至沓来,投资者源源不断,求学者也络绎不绝。
短短一年,梁筹已无需低声下气地四处求人投资了。却也沉得住气,只将武馆扩充至三层楼高,广大武术爱好者还是来去自如,而他也绝不藏匿分毫技术,大家始终有得学成。这逐渐引得其他武术明星提议入驻。于是梁筹透过签约与武术明星、广大武术爱好者合作,大家各有本事,各自发挥,百花齐放,逐渐替绿荣打出一定知名度来。
到得后来,绿荣搏击社走出不少知名学员,他们参加各类比赛屡屡摘杯,采访新闻不绝,衍生项目不绝,越发盛大光彩,在业界独领风骚,引得无数人驻目。梁筹因此多次担任武术比赛、散打比赛、武术套路的裁判,编相关著作发行全国……。绿荣由此势如高竹。到得这时,开始对求学者们进行各方面严格筛选,不再是无门槛或主动邀请了。期间梁筹业进行融资,在全国各大地方开起分校,为更醒目,改名为绿荣搏击盟会。
而这时,又发生了一件让绿荣更上一层楼的事。
那就是第一次旧世界大灾爆发了。
其时丧尸大潮淹没各地,人类死的死,伤的伤,而学过武术的人有自保能力,面对丧尸尚能一战逃生。梁筹得知后组织优秀学员组成敢死队,让大家一定是心甘情愿为国为家,他本人绝不强迫。当时绿荣搏击盟会在全国分校已达几千家。见梁筹发话,大家纷纷报名,几十支敢死队就这样前往各丧尸基地,放火烧杀,用武器搏斗,保家卫国。如此大灾结束后,绿荣的事迹令人发省。来求学的比从前还要多上几倍,大家都对丧尸心有余悸,怀疑发生过一次就会发生第二次,因此绿荣迎来了事业最巅峰时刻。
施耀知道并了解时,绿荣已历经三十年风雨。他是家里的独生子。徐丽瑗看他看得紧,除非是对功课有益,否则绝不让他接触课外书,各大新闻资讯也不让看,家里的电视机只有在过年时才被打开……。他的童年被识字卡片、百科全书、课本、镜子所充斥。没什么玩伴,因为交不到朋友,小学同学不爱跟他玩。邻居间互不串门,他家对这种社交也毫无兴趣。稍微大一点,又加多一项:家务活。因为徐丽瑗不让他出户外太久,出门必须报备,半个小时后回家。有次施耀忤逆她意,晚了半个小时才回来,脸被磕坏了,膝盖都是淤青,手里抱着个滑板。
徐丽瑗摔了滑板,用扫把手柄将他打个半死,他差点爬不起来。后来施兵勇终于发火,骂徐丽瑗是不是要打死孩子。徐丽瑗冷静过后,改而给施耀安排家务事。如此,施耀七岁就会买菜做饭了。当然,是固定一家菜市场,固定一家商铺购柴米油盐酱醋茶,固定过年过节做什么菜,固定做应季的蔬菜瓜果……。徐丽瑗定的规矩,他都做得特别规矩。
到得初中,学校要求学生寄宿,徐丽瑗不得不放手。施耀才开始真正见识到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原来做人可以很肆意。就如他的舍友严竞贤,他会半夜翻墙拿外卖;会逃晚自修去广场滑滑板;会跟小卖部的阿姨插科打诨讨来不花钱的零食;会谎称病去公园找大爷溜圈、相互切磋太极拳、下围棋、河边钓鱼;会和其他人一起抢票去看周杰伦的演唱会,半夜三更拖着行李箱在机场晕头转向;会自己做一些甜点面包,拉车去天桥摆摊,吆喝甩卖;会去高峰处蹦极……。施耀在他身上窥见一种名为热情的体验。
他问严竞贤:“怎么那么多兴趣爱好?”
严竞贤道:“人生在世不称意。多出门走走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可没什么兴趣爱好,就是爱玩。图个新鲜。图新鲜不也是个兴趣?不然人生多无聊多没劲?”
有道理。施耀便开始好奇,自己究竟对什么感兴趣。思来想去摸不透,于是整日跟在严竞贤背后,有什么乐子就往前一凑,势要问个明白。幸好人严竞贤本身嫖赌抽不沾,也就没什么可让他神迷颠倒的。
直到施耀接触到武术。
都说做事要趁早,等到施耀发现自己热爱武术时,绿荣搏击盟会已经发展到第二十二个年头。他慕名过去面试,绿荣对外负责招生的老师让他当场打几套拳法。他没正统学过,会的招式都是从尉迟朗与人对战的录像及教学视频、一些功夫电影中学来的。因此打出的拳法让老师一头雾水,问道:“你是来面试的?这打的什么?”
施耀如实说了。那老师一听,心想原来是个野路子,随口一说:“那你把基本防守的姿势给打出来我看看。”施耀不知道什么叫基本防守的姿势。就靠自己的理解打出几个虚招和格挡动作。那老师一见,干脆道:“行了。你先回去。”
施耀以为面试结束,也没问什么就回去了。他等了几天不见来消息,跑去绿荣,这才知道人停止此次招生计划了。硬闯馆去问人,前台好容易拦住他,告诉他招满人了,让他先回去。他执拗地说,为什么我没有接到消息。前台直白回应:因为你面试没通过啊,被淘汰了啊!施耀瞬间心情不好了。心想我也不差啊,感觉还挺有天赋的,怎么会面试不过?这怎么可能?执拗地,让前台把招生老师叫出来。前台好说好歹才将他请出去。
当时施耀想法简单,可能是人太多了,下次肯定有机会进。于是重拾热情,继续自学武术,等待下一次冬季招生计划的开启。
严竞贤得知他在折腾这个,就在网上搜罗有关绿荣的信息,总结给施耀参考用。原来绿荣搏击盟会随时招人面试,不存在季度招生说法。于是他问施耀:“你当时是怎么跟前台沟通的?她怎么跟你说不招人了?”
施耀道:“我说我要知道面试怎么没通过,你去叫老师,我要问清楚。”
严竞贤差点噎着口水,说:“你真用这语气跟她说话?”
施耀道:“有什么不对?”
严竞贤说:“虽然前台是做服务的,但是必要的尊重还是要有吧?你用这种不容拒绝、上位者口气跟她说话,她能不给你使绊子吗?……我跟你说一遍这话,你心里舒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