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箩筐,带着渔网,沈长逸勇闯后山坑地,这次顺利的不可思议,旅途中没碰见什么意外,他很快就到达了开垦的菜地。
这菜地经过半天,貌似有点变化,这变化还得细瞧才能瞧出来。
他蹲下来,想查看干草裸-露处怎么出现的,有好几处,风吹的嫌疑基本上可以排除,不是成片,而是一处一处,怎么瞧着是有动物踩上去。
等他查看完,猜想没错,好几个印记,有鸡爪印,还有类似于猫爪印,是否该庆幸没有在地里边种其他东西,不然还不够掏出来。
这次都是菜种子,免于一难。
不过看来还得弄个篱笆,才能安心,这材料还是小潭那边有比较多,当务之急还是去小潭附近。
沈长逸继续往小潭走,半刻钟,他到了小潭处。
这里没什么变化,藏起来的东西,还在深处藏着,没有被动过的踪迹。
不过有了网,那些鱼叉就用不上了,直接洒下渔网,再用鱼钩勾住。
也是等了半刻钟后,没有诱饵之说的渔网,也不懂得能不能有收获。
该收网了,沈父鱼钩一拉,渔网慢慢浮出水面,这小潭还是有点货!
没有诱饵之下,大鱼就没有多少,基本上都是比较小的鱼,不过胜在数量可观。
不给鱼逃脱的机会,浮出水面后,尽快拉到岸上,两指宽的小鱼仔跳来跳去,还想挣脱。
估计是小潭里的鱼仔也不少,上次倒没发现,难道是逆流回来的?
管他呢,有收获就行。
三两下,把被困在渔网中的小鱼仔挑出来,直接扔箩筐里闷着,脱离了水,也就蹦跶一会,之后就没动弹了,所以放框里也没影响。
既然大鱼不落网,沈长逸也没有固执非得网到大鱼,还是等待机会。
等什么时候有诱饵了,再费工夫去弄,再捞一网,小鱼仔也够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大鱼没有,小鱼还是上网了,两次收获,沈长逸便收手了,先给潭里大鱼记上一笔,等下次再来。
完成一项任务,开始执行第二项,去到上次寻找木棍做鱼钩的地方,这片的灌木还挺多,干的也有一些,不过基本上都是树根。
得亏沈长逸有带镰刀,刀具在手,砍几根木棍不在话下,很快,一小捆的树枝便拿下。
不过篱笆需要的材料也多,他还得四处寻找更多材料,要是有一片竹林就更方便了,竹子量多,不用担心还少材料。
沈长逸只能继续找,还别说,幸运一次,有时候只会越来越幸运。
这才刚走出几百米,在小潭东边,他没有涉及过的地方发现了小丛竹林,找的就是它!
沈长逸目标明确,就是要制作篱笆,挑跟大竹子,直接劈开,分成几个小半,削尖一端,到时候直接插-入地里,篱笆也就形成。
忙忙碌碌,一个时辰后,篱笆雏形初见,要是到时候顺着篱笆种些藤蔓的菜种,都不用重新搭棚,这些篱笆就够用了,一举两得。
不过,家里还没这些菜籽,还是得去一趟县里。要是有物资拿去换,那更是划算。
不过目前他家还没有这个资格,寻来的物资基本上也就家人食用。
也是沈家舍得,换其他家,这个收获的东西早就被拿到县城去换买,在家继续过着紧巴巴的生活。
有舍才有得,这一段时间下来,余氏的身子也好转了不少,脸上也有点肉,沈兴昀也是如此,每天火力全开,都是一股劲。
弄好篱笆,沈父不再逗留,跟上次差不多时间,出发回家。
不过相对于来的时候,一片寂静,回去但是伴随了一些声响,不是很近,倒又往耳朵里钻,似乎是哀嚎声,而是声音不止一个种类。
沈长逸危险的警觉性油然而生!
他左顾右盼,确定声音来源还有一段距离,他抓住麻绳,快步爬坡,试图把危机感甩在身后。
还好,老天眷顾,到石壁顶,声音还是有段距离,那就排除近距离危险。
沈长逸顾不得动作大会带来的声响,背上箩筐,就往家的方向冲。
直到快步走了一刻钟,他感觉没什么危险性后,才恢复原来的节奏,免得被人发现端倪。
也是赶巧,到山脚下,沈长逸就碰到了村里人,幸亏沈长逸有先见之名,提前薅了很多艾草遮掩,以至于艾草都冒出箩筐上面。
“沈大家,去找到野菜?怎么薅那么多艾草,不觉得味重吗?”村里人打趣他。
艾草也可以吃,不过味重,村里人也不喜欢吃,所以沈父才能薅这么多。
“拿来给孩她娘来熏屋,暖身也用得着,这点就不算多了!”沈长逸熟悉艾草的其他功效。
“也是,还是你有心!”
“哪有,碰见就薅回来了,那我先回去了!”沈长逸转身想回家,忽地顿住脚步,转头回来。
“对了,刚才我回来的路上,听见后山深处有猛禽的异叫声,现在还是不要往后山走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