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的路线也是有迹可循,上次为了能找回原路,他在路上做了记号,现在沿着记号走,不用多分心,很快就走到埋陷阱的地方。
但还没到跟前,他脚步一顿,上身慢慢蹲下,谨慎侦查陷阱周围情况。
陷阱附近,干草杂乱无章,有干草被倒插在地面上,或是干草中间深陷凹槽,两边头部竖立,像是有什么重量级的东西踩压后才出现的模样。
约么顿了一刻钟,确认现场是之前遗留下来的痕迹,不是近段时间发生的,他才敢放开动作去查看。
扒拉几下,掀开掩盖的干草,露-出地表模样。
好家伙!沈长逸寒毛直竖!
坑里陷阱内脏荡然无存不说,这个早就料到了,但地表坑坑洼洼,看着那印记,猛兽无疑,且疑似不同的兽类在打斗。
沈长逸左斜右瞄,见确实没有危险,才慢慢收起内心的胆寒。
但鉴于事发现场,他赶紧远离是非之地,谁知还有没潜藏的危险在接近。
开始拿出麻绳,踹了几根树根,选择一个比较结实的树根打个死结捆绑起来,扯了又扯,确定比较牢固之后,抓住麻绳,慢慢顺着下坡。
远远看过去,一斜坡上,有一个背着框的的小人在顺着坡移动。
这一段路还是挺考验臂力,沈长逸平安无虞下到底部,但他的手掌火辣辣,臂膀处也是发酸。
沈长逸转动转动手部,继续背着箩筐出发,还好他提前把铲子绑在框边固定,不然下来又掉落一个工具。
不说可惜,到时候开挖就得徒手,不徒手,也得费时间制作工具,还不一定能碰上。
路线的记号没有被破坏掉,很好,安全性又高了一分。
顺着记号到达那块想要开垦的低洼地,见那模样,还是跟上次见过的一样,并没有因时间的长久而减少土地湿润性。
看来这块地可以长远发展,不受天气影响。
沈长逸目测,先划好范围,今天开耕的是比较接近水坑处的地,这样方便灌溉,等有精力有时间再开耕更远处。
就这样,沈长逸俩手握铲,抬脚摁铲,手臂翘铲柄,转动一翻,嘿,翻地就开始了!
用了半个时辰,翻出了一小块地,边上堆这一些石头和杂草,都是刚才翻地时整理出来的,一边翻一边弯腰整理,考验人的耐性。
得亏沈长逸也是干习惯了,要是换个新手,出师未捷身先死,没开耕几下,就觉得这地怎么还耕不完。
这活是真枯燥且无趣,最有趣的部分也就是在播种的时候,可以畅享收获的愿景。
翻好地,又用铲子把泥块敲碎,铺平整地,挑一道渠,四处团成块砖状,一块小的菜地就弄好了。
地本来也算湿润,不过菜籽需要更多的水分,沈长逸就用铲子不停往地里抛水。
拥有足够的湿度,他才从怀里掏出菜籽撒下去,这次的菜籽有黄瓜,不过更多的是青菜籽。
黄瓜要种成,也得等苗长出来才能移栽,青菜籽就没有这么麻烦,随意撒均匀,浇水不让其干旱,基本上就等着收获。
当然中途要是有虫害,这收获也折半。按理来说种不同的菜籽,来防虫害的,不过现在资源有限,就看老天赏不赏脸咯。
撒完后,他便去周围干草,用来铺在面上,一来防杂草生长,二来防太阳照射水分流失过快。
就是这地可能过于潮湿,走到周边都没见有,沈长逸只得走的更远些,深-入灌木丛中。
不成想,这一走远,还有别的收获。
沈长逸在一处密集的灌木丛中,发现有干草,还挺明显的,都拱起来到草丛的半中间。
他便伸手抓起,一抱,咦,好像不对劲?有点重量,这草又不湿,这重量不应该。
于是他便重新放下干草,慢慢掀开干草,拿起一部分,没什么异样。
继续同样的动作,等到第三回抱起干草的时候,有新的发现,夹在干草缝隙中有褐色物样。
沈长逸便沿其扒开,嚯!一窝野鸡蛋呈现在眼前,七八个,个头还不算小。
沈长逸环顾四周,看有没有发现野鸡的踪影,不过,运气不可能一直伴随,周边一片寂静。
沈长逸就着干草窝把野鸡蛋端到箩筐里后,便继续寻找干草铺地,刚才的干草还不够用。
最后寻到足够的干草了,不过就没有更多新的发现。
能有一窝野鸡蛋已经很满足了,沈长逸铺好干草,开耕菜地便大功告成了。
本来还想去上次的小潭抓鱼的,现在倒不用去了,还是尽早回家,变得余氏又担心,这样反而弄巧成拙。
把铲子和大箩筐留下,藏在灌木丛中,留着菜地用,下次倒可以制作一个水瓢和木桶,用铲子还是不方便,容易增加干活量。
背着箩筐,盖上干草,走上返回的路程。
这次返回的路程也没那么急,他想留意一下路上有没有野菜,好就着鸡蛋一起做菜。
一路到爬坡,没见有,他继续握住麻绳借力爬上去,速度比之前爬过的快很多。
嘿,惊喜出现,得来全不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