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屑、烟头,这是人活动的痕迹,那么以此推测,这些“秃头”石碑也是人活动后留下的痕迹。
那么是什么人会在这里逗留?霍泷塘疑惑,碑林本就不是一个很多人会来的地方,而碑林的深处只会更没有人过问。
可其他地方都很干净,偏偏是这里像是一块无人打理的荒地。
难不成是这片石碑中的牺牲者的灵魂在诉说着没人帮他们打扫卫生?霍泷塘假设着。
他就站在这片阴凉地,给那个早就拿到“剧本”的玩家发邮件:“你说,在碑林里是不是有鬼想要诉苦?”像是个对答案的小学生。
“也可以这么说。”那边的玩家回复:“如果你有空,可以去联盟大会堂旁边的成列馆看看。”
陈列馆。他有点印象,就在大会堂旁边,一个一层的展馆,占地挺大,但跟能容下几万人的大会堂相比小的有点可怜。
那个人没头没尾的来了一句让他去陈列馆看看,是不是可以说明他曾经在那里找到了线索。
下午时间还够,霍泷塘算了一下,去陈列馆转一圈后再回去集合应该来得及。
没有车可以搭载,他只能花了将近四十分钟步行去了陈列馆。
展馆里面的冷气打的很足,让他这个沐浴了四十分钟阳光大汗淋漓的人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这会儿里面没有一个人,只有他的脚步和制冷机的轰鸣给这个空旷的空间带来点活气。
横向扎根在地板上的石碑上刻画着年代尺,标注着大小事件以及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卒年。
霍泷塘从石碑标注着“新纪元”的开头开始看起,和他记忆中的联盟历史一样,接下去是第三世界与其他各界建立外交。随着外交的发展,人类分裂成两派,一派主张向其他世界交流学习,一派则主张保守,内战一触即发。
他从没这么认真地学习过联盟历史。
2461年,外出执行勘测任务的沃伦少校在返回途中遇刺,整个小队无一活口,正式打响了内战的第一枪。
2473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外交派终于在后退了三个大区后,开始了反击,战局进入僵持。
这样的僵局持续了很久,直到2649年,外交派与第六世界联合发起的“新人类”实验宣告成功,新诞生的军队宛如尖刀,捅穿了这尴尬的平衡,战局几乎是一边倒。
2652年,大部分保守派被肃清,外交派政权初步确立。
本以为第三世界就该稳定了,可是作为兵器诞生的“新人类”让大部分人类感到了恐慌,他们异于常人的模样、可怕的能力和征战的本能注定他们无法融入到人类社会中正常生活。
战争结束还没多久,动乱又开始了。
2660年,打着“消灭战争兵器”的旗号,保守派残余联合许多激进分子揭竿而起。
这场关于人伦的动乱持续得比战争还久。
2997年,风江云老元帅为了新政权的稳定,亲自带队捣毁了“新人类”实验基地,相关资料和样本全部销毁。在此役中,元帅与反抗的“新人类”一同葬身于爆炸中,尸骨无存。
经过扫尾和修养,3000年9月25日,“第三世界人类联盟”宣告成立。之后就是他们熟悉的联盟发展历史了。
霍泷塘跟着年代尺走,仿佛自己也在这动乱年代中走了一遭。
这五百多年的混乱中,死去的军官很多,死去的人民更多,其中不知道姓名的不在少数。他想到那一大片无名的低矮石碑,无名无姓的,他该怎么辨认自己找的该是谁,是谁在向他们诉苦?
那个家伙是在混淆视听吗?猛地被灌进那么一大段历史,霍泷塘的太阳穴有点涨。
既然石碑上没有刻人的名字,那么这个人当然也不会出现在陈列馆里。
所以他刚才是在这里浪费时间。霍泷塘得出结论。
或者,可能是那个家伙把关键线索拿走了。他的目光瞥向墙角,到处都挂有监视器,于是他否定了自己的猜想。毕竟想要在这么多监视器下拿走什么东西,万一被抓到,就得不偿失了。
霍泷塘回到玻璃展柜前,对应着年代尺的上的时间找过去。只要是有标出的时间结点,在展柜上都有独立的格子摆放有代表性的物品。
战地记者拍下的照片、留下的弹壳、存放着士兵遗言的存储器……他的脚步随着标出的时间移动,停在了一个空的展柜前。
展柜下方标着“2997年”,霍泷塘回头,背后对应的时间结点是老元帅牺牲的那年。
与其说这个柜子里不摆东西,不如说这个柜子里没有东西可摆。
“尸骨无存”说明他的贴身物品伴随着他的躯体一同消失在了那场爆炸中,能做到这种程度的爆炸想必也不会有人有机会留下照片。霍泷塘看向事件下方,那是牺牲者名单,刻的字很小,密密麻麻的,占了很大一块地方。
他萌生出了另一种想法,当然也可能是此役太惨痛,没有人愿意献出那时的影像或物品。
他无意识地屈起指节,轻轻敲打着柜面。总之,这年发生的事有问题。
他收回之前“浪费时间”的言论,霍泷塘想,还算有点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