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宋今棠眼皮一跳,总觉得宋玄青这行为实在是反常。
大房一家人早就做好要和二房分家的打算,现在突然示好,今棠可不觉得他们是醒悟了。
可宋玄章不这样想。在他看来,他是弟弟,兄长认识到错误能主动求和便是最好的结果,就像宋玄青所说,过去的就过去了。
他高兴地笑道:“大哥,你言重了,弟弟我怎么会往心里去,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
“是啊是啊,你大嫂我也说她了,保证她以后不去干那些蠢事。既然玄真回来了,晚上我就让你大嫂好好给大家做一顿吃的,之前你们不是从大伙那儿拿了不少东西吗,正好让玄真和小翠尝一尝。”宋玄青爽朗地笑了两声。
原来是在这等着呢。
他们二房靠冰粉和观音豆腐在村里换了不少东西吃,宋玄青和朱氏表面上不显,其实一直盯着他们灶房里的粮食。机会一来,这就露出马脚了。
眼见宋玄章要应声好,宋今棠给孟小翠说了声:“表姐,你在这儿等我一下。”然后扭头就朝宋玄章喊:“爹爹!”
小家伙一头朝父亲那边扎去,抱上宋玄章的大腿,娇憨地笑了两声,仰起小脸儿问:“大伯,我家拿冰粉和婶婶们给的菜招待小姑姑,你家拿什么呀?”
宋玄青脸上的笑容一滞,嘴角的弧度凝固,成了一个尴尬的笑。
小孩子的话可以说是童言无忌,可这样被赤裸裸地问出来,他脸上还是挂不住。
宋玄章拧了拧眉,“棠儿,你怎么说话的?什么你家我家,我们和大伯是一家人。”
宋今棠眨眨眼睛,一脸天真地问:“那为什么我们不在一起吃饭呀?”
为什么不一起吃饭?这屋里的大人有谁不清楚吗?
那日朱氏把灶房里的粮食全部藏起来了还拒不承认,两个孩子饿得可怜巴巴的,还是宋玄章去借的米才糊弄了一餐,到现在他都还记得当时那种愤怒又挫败的心情。
宋玄章不傻,这一下就品出了大哥刚才的话术。话里话外都是拿他们的吃的,合着他们自己一点没提。
宋玄青被今棠问得脸颊发烫,现在本应该是他和二郎说着场面话,兄友弟恭的场景,却偏偏被一个小丫头给打断了。收起脸上的笑意,宋玄青绷着一张脸,语气也没那般和善:
“二郎,你要是心里对大哥有怨可以直说,没有必要来让孩子说这些话来暗示我。娘一个人拉扯我们兄妹三人,我怎么对你们你心里是有数的,若真的为几口粮食断送兄弟情义,这个一家人,我也不敢当了。”
生父早逝,生母被迫扛着养家的责任,作为老大,宋玄青其实也是家里照顾弟弟妹妹较多的。况且他知道,二郎最重亲情,性子也软,家里人谁对他说了重话,他必定是最先低头那个。
尤其是在他面前,只要他察觉到兄长的不开心,必定是会道歉。
可今日他并未像往常一样,而是神色不虞地皱着眉,语气也冷了下来,“大哥,我什么话都还没有说,你何必把话讲得那么重?棠儿虽然小,说的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一家人吃饭,当然就是要用大家的粮食。”
宋玄青第一次见这样刺头的宋玄章,脾气也一下上来了,“吃你们一点粮食怎么了?我说不拿我们的了吗?”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宋玄章可不敢忘记妻儿看到家里粮食被藏起来,全部都饿肚子的场景。
他摇了摇头:“大哥说厨房里的事都是大嫂在管,今日又何必主动提起,不如都让大嫂来决定好了。”
说罢,他一甩手,拿着自己清洗干净的笔砚回屋了。
有他这句话,两人算是彻底谈崩了。让朱氏主动去找卢秋月提,那比杀了他还难受。于是晚饭还是和平时一样,大房二房各吃各的。
卢秋月事先叫了宋玄真一起用膳,宋玄真看出什么,却没当着大伙的面问。
用晚膳时,今棠因为之前吃过了一个窝窝不是太饿,没用多少,倒是大胃王孟小翠根本看不出来下午吃过了窝窝,把自己的东西吃完不说,今棠剩的也消灭干净了。
若不是宋玄真瞪了她几眼,恐怕她还要继续。
饭后,今棠又给卢秋月提起去卖冰粉的事儿。先前家里也讨论过,卢秋月想了想,决定先去镇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卖冰粉,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只是她身体不好,出一趟门也不知道能不能承受得住。恰好宋玄真回来,她便把这事拜托给了小姑子。
宋玄真爽快地应下,宋均鹤知道后,怎么也要闹着一起去,根本不考虑小姑姑一个人怎么带的了他们仨孩子。
最后还是宋玄真说小翠懂事能帮忙带弟弟妹妹,才让宋均鹤心满意足。
翌日一早,宋玄真带着几个孩子出发时,遇到来宋家的许大婶和两个婶子。
许大婶是个和气人,在今棠带着他们找到冰粉后,别提有多喜欢这个小丫头,笑眯眯地问:“棠姐儿要出门呀?你家还有没有多的冰粉籽,婶婶拿山茶花酱和你换点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