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侯心也焦,他知道自己已然上了大王的死亡黑名单,如今是钻了大王贪婪的性子,每年进贡大量财宝粮贝,才勉强保住性命和封地。只是这种资敌做法,再多几年下来,他商地再富裕也吃不消,反而会因为资敌,被夏王很容易歼灭。
他细想来,为长远打算,只能趁其不备,如后羿夺国一般,将夏癸赶下台,才能安心。
商侯看着不赞同的群臣,心下叹了口气,历代先公善生意,人口战力却不强,直到先公亥驯养牛后,遭人觊觎,先公上甲微才励志图强,蓄养人力。
他继位以来,便想学先公攻占皮国一样,攻占其他诸侯,壮大自己,却偏偏遇到了比历代先王霸道许多的夏王癸,人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尝到了侵略才是扩张的捷径,在贪婪催动下,怎么可能及时收手。
这才落到了如今地步。
“臣有一计,可试探九夷忠心,”伊尹接着说道,“倘若确认其不再忠心夏后氏,才是我商氏出兵打击昆吾氏之机,最后才能灭夏。”
“有何妙计?”
“今年进贡且先暂停,大王最是贪婪吝啬,若是来攻打商亳,定会召集其他诸侯,只看今年九夷之师是否还听大王诏令,便知其忠心了。”伊尹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倘若他们都听从大王命令,咱们便将贡品补上,还可从中辨别出还忠心夏后氏的部落,用以离间之计,使他们与夏王离心。明年再试探一次,如此才算稳妥。”
商侯听得眼中亮光越来越盛,“大善!便依卿之计!”
.
商侯进贡之时已过,商亳之地却毫无动静,大王癸冷笑一声,传令九夷之师,不计后果地去攻打商亳。九夷率军集聚,伊尹这边便带着大量宝物来到河南,向大王请罪。
“实则前两年进贡太多,商地已经入不敷出,为大王凑齐贡品,比往年颇费了时间,才迟到了些。”伊尹苦着脸向大王诉苦。
这理由倒也有可能,履癸深思,既如此,不如先放过,再让其进贡几年,届时商亳即便不自毁,实力也会大大下降。
随即便让九夷——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回了各自部落。
伊尹去见过妹妹阿轻一面,便去了九夷部落中,以三寸不烂之舌挑起部落对夏王不满,并说服他们,即便不听从大王命令,也不会有灾祸发生,因为商侯即将推翻夏癸统治,只让他们拭目以待。
所以等第二年,该到商侯进贡之时,大王履癸给了其宽裕时间,还是没等来商侯进贡,便又召集九夷之师,准备一举灭了商地。
却没想到商侯不仅没有前来请罪,反而挥师温地。
帝癸二十六年,商灭温。
大王怒发冲冠,却发现了一个让他更加恐惧、愤怒的事——九夷之师竟不听其召令了!
而温氏与昆吾氏同为“己”姓,大王下令昆吾氏征商。
昆吾氏的确有意复仇,但是,商氏来势汹汹,此时不可与之争锋,便一拖再拖,准备两年,才挥师向商亳。
帝癸二十八年,昆吾氏伐商。
商侯不仅没有胆怯,还在景亳召开了诸侯大会。
这是自大禹以来,第一个会盟诸侯的非夏后氏诸侯。
而且前来参会者,竟比先帝发会诸侯时还多!
一时间,天下震荡!
商师勇猛势不可挡,先征豕韦氏,后征顾氏,豕韦氏、顾氏都为己姓,豕韦氏被灭族后,昆吾氏联军军心动荡,大本营都没了,联军也都不攻自溃。
.
王都河南,朝臣人心惶惶,太史令终古携皇图投奔商。
帝癸二十九年,商取顾氏。三日并出,费伯昌出奔商。
费伯昌乃是伯益之子若木的玄孙,因伯益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费侯,子孙传承至今,见夏势已去,便投奔了商侯,为其御马。
大王履癸愈发暴怒,帝癸三十年,瞿山崩,大夫关龙逢指责,履癸怒而杀之。
同年,商师征昆吾。
帝癸三十一年,商自陑征夏邑,克昆吾。
至此,天下诸侯心向夏后氏者全殁。
夏后氏四面楚歌,八面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