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
杨坚美滋滋的捋着胡子,如果仙人没说,那他必然是凄惨的老父亲。
但有了她的指点,他如今已经不是可怜的老父亲了。
他已经下令废了太子杨勇,改立阿摩为太子,阿摩各方面都比睍地伐强,有他当太子,大隋必定不会落到那样的境地,大隋一定会万万世的。
杨坚等着,秦朝君臣也在等着,然而不知道怎么回事,天幕上忽然没了声音(破系统出了故障)。
一群人翘首以待等了一会儿,声音还是没出来,并且过了一会儿,天幕还暗了下去。
始皇帝很惋惜,这是回归到天庭了吗?
他盯着看着,看了许久那屏幕也没亮起来,也没有声音传来,他叹了口气,估计是回归天庭了。
虽然惋惜,不过也不错了,给了他们指引,始皇帝恭敬的朝天空行了个礼,“谢仙使指点庇佑之恩。”
其他人也跟着行礼,这么大的事都跟他们说了,这么大的恩情,让他们肝脑涂地都不为过。
行完礼,始皇帝率先转身进殿,“都随朕来。”
文武大臣也收起八卦的心思,跟随始皇帝进了内殿,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也到了处理事情的时候了。
进了大殿后。
始皇帝高坐在上头,“今幸得上天垂怜指点,吾等才有机会知晓未来发生之事……”
说着他如刃的眼神在胡亥身上滑过一圈,胡亥接触到他的视线,双脚一软跪到了中间,“儿臣有罪,儿臣猪狗不如做出那样的事,求阿父饶儿一命,宽宥儿一回,儿今后必不会做那样的事。”
始皇帝不为所动,只是冷冰冰的看着他:“公子胡亥,残害手足忠良,祸害大秦,败坏祖宗基业,致我秦朝六世先祖心血付诸东流,如此逆子,不配为我嬴氏子。着令除族,贬为庶人,即刻赶出咸阳城。”
胡亥吓的后背一凉,整个人差点没晕过去,“阿父!我不敢了,再也不敢了,阿父饶我一回。”
他连连磕头,想求始皇帝收回成命,始皇帝却不为所动,“愣着做什么?还不拖下去?”
郎中令叫来了人,把瘫成一团的胡亥拖下去。
发落完胡亥后,始皇帝又接着处置赵高和李斯,“赵高,不思朕恩,违背上令,矫诏误国,俱五刑,夷三族。李斯……”
说到李斯,始皇帝的情绪起伏明显更多一些,在大秦统一的路上,李斯功不可没,他的很多政策和理念也只有李斯能理解,也只有李斯能和他合拍。
李斯可以说是他政治路上的知己好友,他也爱重李斯,也很信任他,正因此李斯在他死后的背刺更让他愤怒。
“李斯……”
这两字又在始皇帝的舌尖滚了一次。
殿里的满朝文武这时都提起了心,屏着呼吸等始皇帝的宣判,他们中当然有人希望李斯死,李斯死了他的位置必会空出来,那到时他们就会机会上了。
有希望李斯死的,自然也有不希望李斯死的,不过这大都是李斯那一派的人,他们即使心里这么想这时也不敢出列为他求情。未来的李斯做了那么大的错事,害的大秦二世而亡,对爱重江山的陛下而言陛下估计想杀了他的心都有了。
其实不止陛下,他们也是有怨的,这是他们效忠了大半辈子的国家,每个人都为大秦殚精竭虑付出许多的心血,好不容易才统一,结果李斯跟赵高胡亥转手就把大秦败了,他们又怎么会不愤怒?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两派人马都不吭声,都等着始皇帝下令,不知不觉间殿内的气氛就变得沉重,空气也凝了起来。
就在大家以为会继续这样下去时,始皇帝忽然转了下头问下首的子婴,“子婴,你觉得该如何处理?”
猛不防被点名的子婴:“……”
现在压力来到了子婴这边。
迎着满朝文武灼人的视线,子婴出列站到了中间,“臣以为该留他一命,廷尉大才,为我大秦立下许多的功劳,今我大秦刚统一六国,尚有许多的事需要廷尉辅助处理。且面对二世的作为时,廷尉亦曾上书劝谏,不是赵高之流,所以臣以为他不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