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张作霖,正在四处托人想办法,想成为执掌东北地方权柄的一方诸侯,那位大总统在前年,也就是1913年,在北京召见张作霖的时候,曾经通过各种暗示,让张作霖觉得,自己有可能继续得到晋升,其实不过是暂时安抚他。
没想到转过头来,大总统任命了张锡銮为奉天将军,兼镇安上将军节制东三省,虽然这种官场上,用虚假承诺诱骗对方为己所用的政治游戏很常见,着实把政治白丁张作霖给弄得神迷智昏,乱了方寸,在北京大肆撒钱买好,结果却一无所得,最后只好灰溜溜怏怏而归。
宋局长把这个事,还有自己的担心,简单跟卓立仁说了一遍,他现在多少有点担心,自己当初那么直截了当的拒绝了张作霖,会不会让他在心里记恨,如果将来自己真的去了东北,张作霖会不会利用手里的军队给自己找麻烦。
卓立仁觉得不必担心这个:“宋叔叔,您真的不用顾忌这个,我之所以觉得这个张作霖将来可以为您所用,主要的原因是,像他这样的出身能走到今天,就说明他绝对是一个聪明人。
他当然会明白,像这种封疆大吏的职位,就不是您自己能左右得了的,肯定是大总统才能决定的事情,他来见您,也是想着请您别给他找什么麻烦,未必就是想通过您,左右这个事。
既然如此,他也就不会对您有什么误解,更不会因为没得到那个职位而迁怒于您,甚至有可能会因为您没收他的礼,而对您心存感激,毕竟有那么多人收了他的钱,却不肯帮忙。
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前途远比这些过往的恩怨是非更重要,如果您将来真的能主政东北,不妨大力提拔于他,在兵员粮饷方面多帮他一些,只要他知道,您是真的愿意帮助他就够了。
至少在刚开始的两三年里,他会为您出力效劳的,这样就可以补足您在军事方面的不足,有了这个时间,您就能实实在在的,在东北做一些事情,咱们也没打算在东北一直待下去。
有了在地方的工作经历,如果再能有一些拿得出手的业绩,以后如果形势变好了,再回到中枢也不是什么难事,如果形势不好,就算是退隐江湖悠游山林也无所谓,反正咱们家也不缺钱,您觉得呢?”
宋局长就不知道怎么说了,心里却在腹诽着:小子,不缺钱那是你可不是我,我要是有你那么多钱,当然什么都不担心了。
不过这么想归想,听他这么说,还是觉得挺高兴的,脸上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没等他想起来别的,就听见卓立仁又说了:“宋叔叔,还有一个事情我得跟您说说,可是怕您不高兴。”
“咱们俩之间不要那么拘束,有什么话都可以说,不用担心!”
“好吧,我说了您可别生气啊!”
宋局长摆摆手,意思是自己没那么小心眼。卓立仁就开始字斟句酌的琢磨着这个事怎么说:“是这样宋叔叔,我有一个小建议,可能您听着会不舒服,不过还是请您认真考虑一下,您有没有考虑过一个做法叫‘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什么意思?”
“就是通过一些看起来没那么光明正大,甚至是‘自污’的做法,让别人觉得您不像以前那么清廉刚介,从而对您产生一些轻视甚至是鄙视。”
“为什么?这么做的目的何在?”
“您老当然明白,在中枢无论您做到哪一步,都是在那位的眼皮子底下,他也用不着担心您有什么别的想法,可是到了地方就不一样了,那是一方诸侯,您的想法还有做法,会对一个地区,甚至是整个国家的政治格局产生影响。
您要是想离开中枢,去地方任职,就必须让海子里那位,对您的心思还有想法都能心里有底,至少也得放心,他才敢放您离开他去地方。
如果他觉得您的心思还有点摸不透,或者没把握,他还会让您离开北京吗?或者说他‘敢’让您离开他的身边吗?
您再琢磨琢磨这些年,那位用的这些人,都得是他能控制得住的人他才会用,就算是如来佛也不会用弼马温的,说他是武大郎开店,多少有点冤了他了,可您别忘了,那位现在可是有点朝不保夕了。
这人要是到了他现在这个份上,他连自己个都不一定信得过了,您让他怎么相信别人?特别是他觉得没毛病没把握的人?没毛病的人他不好控制,没把握的人,别说是他不敢用,换谁都一样,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