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来的历史上,满清灭亡之后,豫王府的主人就此没了正经进项,再加上平日奢靡惯了,又不善经营,坐吃山空,日子越发的困窘。
几年前他就开始琢磨着,想把这座豫王府变卖,让自己继续享受以前那种骄奢淫逸的生活,可惜的是他的要价太高,这座王府也实在是太大,一般人是真吃不下来。
就算是真有这么多钱,还得顾及着,会不会被别人给当成肥羊盯上,反正是有钱人不敢买,没钱人买不起,就这么蹉跎至今。
实际上这座王府的主人,已经好几次主动降价了,可就算是降到了三十万大洋也没人接盘,最后到了1916年,也就是明年,百计无着日益困顿的王府主人,还是以12.5万美元,大概是25万大洋的价格,卖给了美国的洛克菲勒基金会。
这个基金会后来陆续投入了几十万美元,在这座王府的基础上,翻新加盖了很多建筑,又花费了几百万美元,从美国进口了各种医疗器械,建立了著名的北京协和医院。
至于后来有人说这个基金会花了4800万,甚至还有人说是6千万美元才建起来这个协和医院,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如果不是不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居心叵测的美粉。要知道,那个年代的美元还是非常□□的,购买力真的很强。
按照美国政府的统计,1915年的1美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50美元,那时候的6千万美元,已经是今天的30亿美元了,这里是中国不是美国,就算是今天再建一所如此规模的医院,也不用花那么多钱。
码字的看到过一份资料,同样还是这个基金会,1921年在美国的旧金山,出资建立了一家与北京协和医院规模差不多大小的慈善医院,前后用了六年时间,全部的花费是600万美元。
当时最贵的一台新型X光机才1.5万美元,一台最好的显微镜只要550美元,在北京协和医院的档案里记载的,那种C型简易移动式X光机的价格为2.2万美元,当时美国国内的价格约为4500美元,难道运费需要1,7万美元?
运费远比机器本身还要贵得多,这种奇葩的事就算是真的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至于那些极其昂贵的B超、彩超、CT、核磁共振,还有先进的电气化检验设备,还没研究出来呢。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有的人喜欢把当时的美元,换算成现在的数值,以此来说明这些慈善捐款的数目之巨大,这就是会产生那些吓人的金额的原因,当时的500万,就相当于是现在的2.5亿了。
如果北京协和医院的投资额是一百万美元,这个6千万的数额就说得过去了。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连买地皮再翻新加盖新建筑,所花费的资金大概是110万大洋,约合55万美元,那个年代的房子地皮与医疗设备的投资额度差不多。
还要说明的就是,北京协和医院所用的医疗器械里,有一部分是从美国医院拆下来的二手设备,只是在美国装船之前重新喷漆翻新了一次,这一点在洛克菲勒先生的儿子小洛克菲勒,给他的朋友理查德?维特的一封信里有明确说明。
小洛克菲勒先生给他的这位朋友写这封信,是为了回复那位理查德先生,对他向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慈善性投资,从而忽视美国人的利益的指责,小洛克菲勒在信里解释了自己这样做的理由,还特别说明,数千万的慈善捐款不过是宣传上的需要,实际上远没有那么多。
小洛克菲勒在这封信里还有这样的几句话,意思是他很清楚,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依靠并且信赖中医,他不相信仅凭一所医院,就能彻底改变中国人对中医那种宗教式的信仰,转而完全投入西医的怀抱,尽管他愿意为此而努力,让他如此悲观的原因就是,中医非常实用,而且实在是太便宜了。
后来流传比较广的那句‘如果不能消灭廉价而且实用的中医,就不能让西医完全占据中国市场’,大概就是来自于这句话,尽管意思有些接近,其中的含义和心态却是大相径庭的。洛克菲勒家族进入到医药领域,已经是二战期间的事了,这几句话就越发显得牵强附会了。
最后啰嗦几句,老洛克菲勒先生从1892年开始慈善捐款,其规模是一点一点逐渐增加起来的,洛克菲勒家族一直到1914年,才成立了第一个慈善基金会,当年募集到的慈善捐款还不到200万美元。
小洛克菲勒在回忆录里写到,这个基金会在1946年度的慈善捐款。达到了创纪录的1530万美元,扣除税款758万美元,他个人能够支配的其实只有15万美元,就连他想买一幅名画都得从银行贷款。
根据美国政府提供的数据,小洛克菲勒一生的慈善捐款,远超过他的父亲老洛克菲勒先生,也只有900万美元(其实真的不少了),加上其他人的慈善捐款,洛克菲勒基金会每年能够提供的慈善基金,最多也不会超过15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