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局长想了半天,把夫人和大海还有宋熙雅,都给打发到另外一个房间去了,认真严肃的跟卓立仁聊起来这个事,他问卓立仁,袁克文的事他想怎么办?
卓立仁苦笑着说,自己现在是一点头绪都没有,一方面是他根本就不熟悉,青帮在北方的这些分支门派,连人都对不上,找谁去办这个事去?
还有一个就是,这个事情的风险实在是有点大,北京和天津跟上海还不一样,那边毕竟离得远,又不像后世的信息那么发达,就算是有点什么过分的举动,只要北京这边不知道,就当没有这回事。
北京天津都是天子脚下,那边放个屁这边都能听见响动,这种事情想瞒过那位大总统去,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万一要是把那位惹急眼了,没准都能出人命,卓立仁是真不想办,可是不办还不行,他还真是没想明白怎么办。
宋局长仔细看着卓立仁的反应,觉得他说的应该是实话,也就放下心来,开始帮着他分析这里边的风险和难处:“这个事吧,也好办也难办,关键就是你想怎么办?要是办不好,还真有可能会上达天听,让海子里边那位知道就难办了”
北京的官员一般都把最高领导人住的□□叫海子,宋局长这里指的就是袁大总统。
“你想啊,他是一国之君,国家的体面,要是让外边的人,特别是那些外国人知道,他儿子居然是一个流氓地痞,别说是有伤国体,让他那老脸往哪搁?
天子之怒可不是开玩笑的,如果因为二公子的事惹恼了他,真要是起了杀心,青帮那些江湖中人能与你善罢甘休?而且你现在已经毕业回国,少不得要在政府里谋个差事,我还打算着等你来了,再问问你想做点什么,然后再去帮你想办法。
要是因为二公子的这些荒唐事让那位不痛快,这事可就不好办了。当然,你做事有主见有章法,我倒没什么好担心的,只有加入青帮这事我觉得草率了,福祸利弊还难说,且看着吧。”
事不关己都无所谓,关心则乱,这位宋大局长的批评虽然有些突兀,里边明显带着老丈人关心女婿的意思,卓立仁知道人家是为了自己好,不能不领这份情。
他从椅子上站起来,规规矩矩的给宋局长鞠了一躬表示感谢,说自己年青,自然免不了有些意气用事,以后自己一定会注意,只是现在那位二公子的事怎么办,还请宋叔叔帮忙拿个主意。
见他懂事乖觉,还自居晚辈当面叫了宋叔叔,也是认了这门亲事的意思,宋局长的脸上露出慈祥亲切的笑容,拉着卓立仁的手,让他坐到自己身边:“来,坐下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用那么客气。那位二公子的事过一会再说,先说说你回来想做点什么,能不能留在北京?”
卓立仁把自己想回东北的想法和理由说了,宋局长的脸上就带出来几分不然,给他仔细分析了留在北京的好处,主要还是考虑到,留在北京他就能帮上忙了。
卓立仁不好直接拒绝,只说自己会好好考虑之后再说,宋局长这些年就是管人事安排工作的,什么人没见过?见他那个敷衍的样子,心里就明白卓立仁应该是主意已定,很难改变了。
虽然心里难免有些失望,却也还不至于为此生气,毕竟人家孩子的父母还在东北,回到父母身边尽孝也是正事,又开始设身处地的帮他琢磨,怎么解决那位二公子的事。
有句话叫能人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位宋局长给卓立仁出的主意,让他顿开茅塞,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
像宋局长这样,一直在袁大总统身边做事的人,当然知道那位二公子有多荒唐,就连他那个当大总统的爹都管不了,也就别去费那个劲,琢磨着怎么改变他的想法,还是想想,怎么才能既把他这个事给办了,还不能得罪,或者惹恼了那位大总统。
宋局长告诉卓立仁,既然他对青帮北方的人物派别都不了解,自己可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天津军警督察处长叫许家纯,去年年底刚刚上任,原来是袁世凯的一个亲兵,后来做了大总统的卫队长。
去年北京天津都成立了军警督察处,袁世凯就让他做了天津军警督察处的处长,其实就是给他一个机会出去搂钱去,他去天津任职的手续和文书,还是宋局长亲自帮忙办理的。
这个人自从天津小站练兵那时候,就开始跟着袁大总统了,当兵之前就是一个小混混,据说也是青帮里边的人,现在他已经是天津的一号人物,别说是青帮,哪门哪派都得看他的脸色吃饭,让他出面肯定没问题。
再说还是大总统的二公子交代的差事,谁敢说三道四穷搅和?二公子不是要讲究个排场吗?这个事咱们这么办,让许家纯出面,找几个知根知底的人,就说他们都是天津的青帮头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