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马涛的背影,卓立仁的心里却泛起来一种异样的心思,还是那个老毛病——遇到洋人就麻爪,指望这样的人,把青帮带成敢跟洋人硬扛的武装势力,压根就是缘木求鱼。
上梁不正下梁歪,什么领导带什么样的队伍,卓立仁再清楚不过了。他的心里再一次冒出来换人的念头,问题是怎么才能让马涛和他手底下那些人接受这个安排。
见他一晚上没睡,回来了还不能休息,心疼得玲儿在他面前,噘嘴瞪眼做鬼脸,连撒娇带卖萌,就想让他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可卓立仁是真没那个功夫。
马涛前脚刚走,玲儿她爹张小平就到了,把这小丫头恨得,直用小拳头锤她爹的后背,弄得卓立仁这个准岳父哭笑不得,还不敢得罪自己的宝贝闺女,只好跟闺女解释,自己确实是有要紧事,说完了马上就走。
好不容易算是把这小丫头给安抚住了,这位已经是六千多工人总指挥的‘大人物’,才算是能坐下来,跟自己的‘准女婿’说会话,还得小心翼翼的,给自己闺女陪着笑脸,才能换一杯热茶,暖暖自己那拔凉的心,小棉袄漏风的怨念,那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张小平昨天收到了公共租界工部局的批复,他搞的那个上海工人自助会,已经在工部局正式备案,公布局给他们免费划拨了五亩左右的一小块土地,可以用来建一个类似于会社的地方,甚至还承诺,每年都会给这个工人自助会划拨500英镑的经费。
上海公共租界,是1863年英美两国经过协商之后,把他们两家的租界合并起来,形成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是其中最主要的行政管理机构。向租界工部局申请,成立工人自助会是卓立仁的主意,是为了给工人自助会一个合法的身份,以后就可以利用这种合法身份,进行各种公开的活动。
没想到的是,英美两国对于按照法律程序,提出正式申请的民间组织不仅不反对,还愿意提供一些象征性的资金支持,他们觉得,这种组织不太可能做非法的勾当,通过这种惠而不费的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民间组织施加影响,最终达到对他们有利的结果。
与英美两国控制的公共租界相比,法租界就显得略微保守一些,他们对于任何中国人自己组织起来的行业协会,都持有一种更加谨慎的态度,就拿这个工人自助会来说,张小平已经几次跟法租界,主管行政事务的公董局提出申请,一直都没有得到批复,理由是没有这个先例。
张小平今天特别高兴,是因为只要公共租界批准成立工人自助会,法租界跟着批准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卓立仁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算是有了着落。
看到父亲那么高兴,玲儿也开心起来,天天守在卓立仁身边,她当然知道这个事情,对于她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个男人的重要性,看到父亲脸上的汗,面前的茶杯已经空了,赶紧过去把水给续上。
看着一直依偎在卓立仁身边,宝贝闺女脸上那满足的笑容,张小平的心里却有着几分失落,一口喝干了女儿刚刚续上的茶水,觉得嘴里有那么点淡淡的苦涩。
为了让张小平真正明白,这种合法身份的重要性,卓立仁给他详细分析了这里边的道理,说完了这个事,卓立仁又想起来,刚才马涛说的那个沙逊洋行的事,他问张小平,除了码头工人自助会,上海滩的建筑工人能有多少,有没有跟码头工人自助会类似的行业协会。
根据张小平的了解,上海现在的建筑工人大概有七八千人,主要是三种人,一部分有技术和手艺的,这部分人最少,但是薪水最高,大概能有个三四百人,都是从外地来的。
还有一部分人,没什么真正的手艺,但是在工地上干的时间长了,天天跟着那些有手艺的在一起干活,耳濡目染的,也能干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活,这部分大概能有个三四千人的样子,他们基本上已经定居在上海,相对比较稳定。
还有一部分是流动人员,这些人随来随走,今天在这干,明天农忙了,可能就回乡下种地去了,这三部分人里,前一种和后一种都不太好管理。
张小平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第二部分人上了,现在已经成立了上海建筑工人自助会,成员有三千多人,算是上海工人自助会里,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