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重生东北1910 > 第188章 兰芳旧事

第188章 兰芳旧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族长赶紧跟卓立仁解释:“少君勿怪,是老朽没说明白,刚才也是让少君结结实实给吓了一跳,关于那个兰芳旧事,且容老朽为少君分说一二…”

卢嘉福连忙劝说父亲不要着急,先休息一下,缓一缓刚才那股劲,还是让他来为卓立仁解释此事。随着卢嘉福的娓娓道来,卓立仁的心思很快就被带入到一个古老的故事里。

说起来这个所谓的兰芳旧事,其实说的是1776-1888年之间,存在于婆罗洲上,由海外华人创立的第一个共和国。

1776年,来自于广东梅县的罗芳伯与陈兰伯,在东南亚的西婆罗洲(西加里曼丹)坤甸,成立了‘兰芳公司’,是一个类似于东印度公司的政治团体。次年改为‘共和国’,以东万律为首都,全称‘兰芳大统制共和国’。

因为首任名誉总制,是来自大埔县的陈兰伯,罗芳伯为首任实际总制,又称‘大唐总长’,故称兰芳大统制,当地人尊称罗芳伯为‘坤甸王’。

这个时期之所以能在婆罗洲这里,出现这么一个华人的‘共和国’,主要原因还是明清交替期间,国内战乱频仍,清兵入关之后,一次又一次的屠杀,造成了一次长时间,而且数量巨大的海外移民浪潮,毗邻中国南方的南洋,就成为这一次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一直到了康乾期间,前后持续了两百年的移民潮,才逐渐消退,已经有接近700万中国人,陆续漂洋过海,来到南洋各地谋生,人少地多,自然条件极佳的婆罗洲,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落脚点。

这些以广东人为主的中国人,基本上都非常的勤劳善良,种地养殖经商采矿样样精通,中国人种的水稻产量,超过了当地人一倍还多,中国人还改良了胡椒种植技术,把胡椒的产量提高了不止一倍。

中国人善于做生意就不用说了,为了自卫拿起武器能打敢拼,又通情达理,尊重并且与当地人相处甚欢,所以深受当地部族酋长的欢迎。

这个时候的东印度公司,已经开始往周围的南洋各国进行侵蚀,触角也伸到了婆罗洲,只不过还没有被欧洲殖民者完全控制,当地这些土著部族,经常受到那些殖民者的侵害和掠夺。

新来的这些中国人,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吃饭的问题,还能保护他们的财产,免遭欧洲那些‘文明人’的劫掠,很多当地土著部族,毫不犹豫的与中国人结为同盟。

兰芳共和国成立后,其势力范围包括了整个婆罗洲(加里曼丹岛),人口数量达到过200万之多,仅兰芳共和国的成员及家属人数就超过40万,其实力在当时的整个南洋堪称首屈一指。

婆罗洲的达雅克人,还有弗洛勒斯岛的恩加达人,在酋长带领下,举族加入兰芳共和国,前后数次与华人合作,并肩与东印度公司的士兵作战。婆罗洲的苏丹向罗芳伯献表臣服,并且多次表示,要将王位让给罗芳伯,均被罗芳伯坚辞不受。这也是为什么,西班牙葡萄牙还有荷兰的那些东印度公司的殖民者,屡屡企图吞食兰芳共和国,却都以失败告终。

1793年6月8日,英国伦敦《泰晤士报》文章认为: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推行原始雅典式的共和制,其意义丝毫不逊于1787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实现联邦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民主共和走向…

罗芳伯任国家元首19年,病逝于1795年。兰芳共和国一直延续至1886年,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被荷兰人摧毁,一共存在了110年。最后失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内部的不团结,造成了分崩离析的结果。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兰芳共和国那种,一直被西方世界推崇的、过于强调公平和民主的政治体制,在兆基初始的时候,因为突然获得了巨大的资源,能够满足内部各方,在利益和权力方面的基本需求,为共和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也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一个伏笔。经过了一百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在没有足够的权威,来制约和平衡各种利益的时候,各方面开始失去控制的欲望和不满,可以很轻松的,把兰芳共和国这辆马车拉散架。

特别是当那些倾向于放弃独立的地位,认为在荷兰人的保护下,也可以活得不错的人,掌握了共和国的权力之后,所有的不甘与挣扎都失去了意义,一个曾经辉煌灿烂过的百年共和国,就在一瞬间崩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