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依旧慢条斯理的问道:“小友所说之事非同小可,不知你想怎么做?想做到什么地步?这里边有什么危险你可都想明白了?”
卓立仁想了好几天了,当然已经都想明白了,现在既然想让卢家参与进来,自然就得把这里边的事情都跟人家说清楚,还有这里边到底有多大的风险,让卢家自己去权衡利弊。
通过麦克唐纳的介绍,卓立仁把北婆罗洲的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大英帝国在北婆罗洲这里,只有那个理查德少校一个营的兵力,分别驻守在北婆罗洲三个州,马上就要被调回欧洲参战,北婆罗洲只剩下三个由当地人组成的治安队,每队500人。
这些人根本就没有经过多少正规训练,配发的还是那种老式步枪,英国人根本就不信任这些懒散拖沓的当地人,只发步枪吓唬人,却不肯给这些人发子弹,连枪都没打过几次,再加上从来都没有上过战场打过仗,战斗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按照麦克唐纳的说法就是,这些人唯一的用途是浪费大英帝国的粮食和军饷,他们连枪声都害怕,一个军营里面打枪,必须提前通知另外一个军营,不然那个军营的那些人一听见枪声可能就会逃跑。
其他的就是英国驻北婆罗洲这里的文职官员,大概有30多人,唯一可能需要考虑的就是那些投靠英国人的中国人,比如黄家。
卓立仁已经想出来一个计划,他准备利用英国军队被调走的机会,想办法把这里搞乱,一旦乱起来,机会就来了。自己会想办法解决一部分枪支弹药,他已经准备从国内往这边调动人员和武器,在这里搞出来一点动静,阻止那个亚历山大总督对自己那些橡胶园的觊觎之心,这里的橡胶园绝对不能放弃。
欧洲已经开战了,橡胶价格肯定会一路暴涨,就按上周欧洲市场的橡胶价格7.5先令1磅来计算,已经达到了825英镑1吨的高价,卓立仁在北婆罗洲这里10万英亩橡胶园,去年的橡胶产量已经超过了2.5万吨。
预计今年的产值至少有2千万英镑,一年的利润就超过了1千万英镑,现在的橡胶价格几乎是一天一变,天天都在涨,谁知道到底能涨到什么程度。
大英帝国虽然强横,但北婆罗洲这里对于大英帝国来说,恐怕就连个盲肠都算不上,那个亚历山大总督又把本来应该交给大英帝国的好处,自己都给贪污截流了大半,英国从这里就没捞着什么好处,谁会对于一个对自己没有任何用处的地方那么在意呢?
现在还是一战刚刚开始,正是大英帝国攒足了力气在欧洲开干的时候,那么遥远的世界边际里边,那么微不足道的一个角落,恐怕没人会重视起来吧?
战争结束之后可能就不一样了,等到英国人腾出手来,可能就会再一次把目光投向这些角落,不过那还得好几年呢,这个时间差就是卓立仁最好的机会,他说什么都不能错过。
现在他对卢家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让北婆罗洲这里乱起来,卓立仁跟对面的卢家两位掌舵人说的很清楚:“我听说,当地的土著人都是一些贪财无义穷凶极恶之徒,那些香料厂甘蔗园木材厂采矿厂都被英国人占了,他们就那么老实甘心?
以前有英国兵在,他们不敢闹事,现在那些英国军队马上就要离开了,有一些土著人冒出来搞点事情,也是很正常的吧?其实也不用他们真的做什么,只要乱起来就行,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就够用了。
至于卢家能够得到的回报,北婆罗洲的10万英亩橡胶园都可以交给卢家打理,卢家在橡胶上的收入,每年保底20万英镑,不足部分我来补齐。如果将来事态失去控制,我在国内给卢家兜底,三个月以后还有一艘80吨的英国快艇交给你们使用,以防不测。大概就是这些吧,你们有什么想法都请说出来,什么都能商量。”
卓立仁已经把这个事情可能会有的结果都预想到了,给卢家的退路也考虑到了,至于这里边的风险是没办法完全避免的,想得到就得承担相应的风险,他也不能不负责任的去忽悠人家说这里边没什么风险,人家也不傻,不是你说什么人家都信。
卢家的人商量之后,给了卓立仁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卢家出钱出人,在两个月内,让整个北婆罗洲乱起来,但是卢家不能保证,乱起来之后会发展到什么地步,乱起来之后的事情都由卓立仁自行负责。
一旦局面失去控制,卢家会全力自保,卢家的人也不会直接参与到武装冲突里,更不会跟英国人发生对抗,至于卓立仁承诺给卢家的那些回报,一切等到将来再说。
这个答复对卓立仁是正中下怀,他还真的不想让卢家的人参与到武装冲突里去,将来一旦有卢家的人出事或者死亡,必然会对今后与卢家的合作产生影响,卓立仁下一步计划在北婆罗洲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他也不能让卢家的人控制队伍,这是性命攸关的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