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重生东北1910 > 第123章 喜忧参半

第123章 喜忧参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事情的发展也验证了卓立仁的这种猜想,德国分公司顺利并入哈德森投资有限公司后,卓立仁和皮埃尔就离开瑞士回到法国,他们俩要集中精力,准备解决英国分公司的问题。瑞士的斯蒂芬?施瓦岑贝格先生没有亲自去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只是派去一个人,拿着他的一封信,就把维也纳搅得鸡飞狗跳。

奥匈帝国与世界各国略有不同的是,在陆军部和海军部之外,单独设立了一个战争部,实际上是一个集合了各个部门权利,以后勤保障为主的战争准备部。现任部长叫施瓦茨利夫,对于那个传说中,无所不能的前首相兼外交部长费力克斯?施瓦岑贝格亲王,他也是其忠实的拥趸之一。

自从他上任以来,一直受到奥匈帝国臃肿庞大的后勤系统困扰,愁得他大把大把掉头发,又对腐败落后的官僚体系无能为力,更让他发愁的是,整个帝国上上下下,尤其是军队里边,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叫嚣,只有战争才能解决帝国面临的内外交困,给人一种战争已经迫在眉睫的感觉,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回头看看自己身后的一地鸡毛。

整个一战期间,奥匈帝国军队的后勤保障系统之混乱不堪和效率低下,在参战诸国里,仅仅只是比被称为‘泥足巨人’的沙皇俄国略强一点。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拿着一封署名施瓦岑贝格家族姓氏的信来到了他的面前,说自己准备投入巨资,在奥匈帝国建立一种从美国传过来的,新型高效粮食畜禽加工综合体。

这种模式如果仅仅是为了民用生产他可没兴趣,可是这个项目具有极大的军用口粮生产能力,据说能够日产60万人份新型军用口粮,这可真是想睡觉就来了枕头。

他马上就做出了一个让他后来觉得自己无比英明的决定,把位于维也纳东北部,下奥地利州的一块属于战争部的,面积为1.5万公顷的土地无偿给这个项目使用,他一直极为崇拜的那个人的后裔,现在要回到奥匈帝国投资,这是他理所当然应该提供的优惠政策。

这片土地是整个奥匈帝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有包括多瑙河在内的3条河流经过,公路铁路水路运输极其便利。

他很希望这个项目可以尽快落实下来,因此额外为这个项目提供了一个,全世界可能只有他才能提供的便利条件:为这个项目的建设提供免费劳力,不管需要多少人都没问题。

他的战争部管理着超过20万名预备役士兵,还有4万名职业准军事后勤人员,从理论上来说他有着无限的人力资源。所有这些优惠政策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全部投资必须尽快落实并且开工建设,中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施工期限。

卓立仁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实在是喜出望外,他最担心的就是不能尽快开工建设和尽快投产,奥匈帝国战争部能够提供如此巨大的支持,让他对于尽快完工和投产都充满了希望。由于土地的无偿使用,为这个项目的预算节省下来近400万美元。

他与斯蒂芬?施瓦岑贝格先生商量之后决定,把这400万美元全部用来从欧洲各个国家紧急购买现货的面粉、黄油、白糖、罐头,以及各种大宗战略物资,价格无所谓,唯一的要求就是所有货物必须在1914年7月底之前交货,因为战争一旦爆发,这些战略物资的价格肯定都会打着滚的往上翻,而且还很有可能买不到东西。

卓立仁已经记不住一战倒底是哪一天爆发的了,反正是在7~8月份左右的样子,那就赶早不赶晚吧。结果是这批物资的绝大部分都在7月底之前进入了奥匈帝国境内,但是还是有16个车皮,从法国购买的1000吨面粉没能按期交货。

战争在1914年7月28日爆发,这16个车皮的面粉全部都被法国政府扣押,虽然这些货款后来被法国政府退还,只不过那已经是战争结束之后的事了。

卓立仁和皮埃尔到了英国之后,没有先去见那个汉密尔顿先生,他们用了两天时间,把皮埃尔推荐的几个人都约谈了一遍,他们俩经过反复商量决定了人选,这个人叫查尔斯?贝克曼,今年48岁,毕业于牛津大学,曾经在哈佛商学院做过两年的访问学者兼客座教授,算是皮埃尔和保罗的老师。皮埃尔之所以推荐他,是他一直有意于进入一个实体经济里,来验证他对工商管理方面的理论,皮埃尔认为他具备成为一个优秀职业经理人的素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