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格志股票面值仅100两,却迅速被拉抬过了1000两大关:
3月2日 ——1080两;
3月18日——1300两;
3月21日——1600两;
3月29日——1675两……
在上海的股市画出了一道雄起的陡峭阳线,高耸入云,全球瞩目,引领大盘齐齐飙升,还连续两次增发股票,从开始的五千股一直增发到后来的两万股。而真实的情况却是:这家公司竟然连一棵橡胶树苗都没有种。
等到了1910年的6月,美国政府突然开始金融紧缩政策,并且宣布控制汽车产量,橡胶需求急剧下降,橡胶股票也就随之一落千丈,大量的中小股民都被套牢,资金损失惨重,当然这都是后话。
卓立仁告诉考夫曼用全部资金收购兰格志公司的股票,这还不算,还要求他收购了股票之后马上再用这些股票去上海的那几家外国银行进行抵押贷款,然后再去购买这个股票,就这样反复进行操作,反正就是用一切办法尽可能多买这支股票,到了3月29号那天就全部抛出套现,然后再购买Kota Bahroe橡胶置业有限公司(Kota Bahroe Rubber Estates Ltd)的股票,有多少买多少,如果还有富裕资金就购买其他新上市的橡胶股票,到了5月底就全部卖出。
考夫曼看着卓立仁是目瞪口呆,他完全不明白卓立仁是要干什么,就算是以他那么专业的股票知识也没办法理解这种做法。卓立仁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开始好言好语的安慰他,告诉他说自己知道在干什么,也完全有把握不会被套牢或者掉坑里。考夫曼和夫人都有点将信将疑还没办法和卓立仁争辩,因为从他们俩知道这个事一直到现在,卓立仁说的话都是真的,这就让人不得不相信了,再加上买股票的钱可都是卓立仁出的,他没道理也没可能拿着自己的钱去糟蹋。
考夫曼不知道的是卓立仁还真的知道这一段时间的股票行情,在他上一辈子里面,那个党校老师按卓立仁的理解其实就是想卖弄一下自己的能耐,他在课堂上给这些学生们做了一个操盘范例,意思是如果是他在那场股灾里面应该如何操作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他的结论是先用全部资金买进兰格志公司的股票,到了3月29号在最高点全部抛出套现,再购买另外一个Kota Bahroe橡胶置业有限公司的股票,一直持有到股市崩盘前的5月底再全部抛出套现。这样的操作按照他的分析基本上可以实现三十倍左右的净利润。对于卓立仁而言,他可没敢指望着那么高的利润,能有个十倍以上的净利润他就已经乐得找不着北了。不过既然人家老师就是那么设计的,他当然就得按照这个来操作了。
疑虑重重的考夫曼还是按照卓立仁的要求,把全部资金都买进了兰格志公司的股票,卓立仁带来的资金一共是140万大洋,大概可以兑换到87万两银子。要说他们的运气也是真好,正好赶上兰格志公司的老板麦边进行股票增发,再加上一部分中国股民觉得这个兰格志公司的股票已经疯涨到现在这种价格,再往上涨的可能性应该不大,就开始抛售手里的股票,两方面的原因加一起,这个股票的价格还略微有点下降,从上午的376两一股到了下午两点左右降到了355两一股,但是等到考夫曼代表着卓立仁一出手,这么大的一笔资金突然进入,而且把市面上的兰格志公司股票一扫而空,又把这只股票给拉起来一点,最后考夫曼是以 370两银子一股的平均价格买进了2350股兰格志公司的股票。
就在卓立仁让考夫曼大笔收购兰格志公司股票的同时,兰格志公司的老板麦边为了配合对自己股票的增发和宣传炒作,也开始大量买进自己的股票以拉高股价,很多人一看这个兰格志公司的股票竟然又开始疯涨了,中国人的心理就是追涨杀跌越涨越买,越来越多的人也加入了疯狂购买兰格志公司股票的行列,到了晚上收盘时,兰格志公司的股票价格已经直线上涨到了422两一股,很多上午抛售这支股票的人不由得顿足捶胸大呼失策,那些跟着涨价买进的人则是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