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这东西在1910年的哈尔滨绝对是一个新鲜超前的事物,哈尔滨是中国最早建立股份制企业和股票交易所的城市之一,仅次于上海,就连俄国人参与其中的都不多,中国人玩股票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可是这个吕大柜和徐师爷还有崔二柜不仅参与了,数额还很不少,他们俩粗略估计了一下,不算增值部分,这些股票光面值也得有十几万大洋了,再加上那些房契地契,不算那些现金和后来从银行票号里面提出来的,价值差不多就得有个四十多万大洋了。
卓立仁彻底懵圈了,他不是觉得这些钱太少了,而是太多了,他怎么也不敢想象现在这个时代,就是这么一个比县城大不了多少的哈尔滨,而且还是这么三个绝对不能算是最有钱的人,怎么可能弄出来这么多钱?他得好好问问那个崔二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二天见到崔二柜,他就有点迫不及待的问他这个问题,尤其是那个吕大柜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钱?因为这三个人里边从他家里搜出来的钱最多,其次是那个徐师爷,最少的是崔二柜。这个吕大柜是从五年前才开始给卓家管理木材厂,就这么几年的功夫,他怎么可能从卓家弄走这么多钱?这些钱都合到一起,没有百万也得有八九十万了,卓立仁知道自己家里恐怕也没有这么多钱,难道那个吕大柜搂到自己家里的钱还能比给卓家交的钱还多不成?
卓立仁把自己心里的疑问提出来了,没成想这个崔二柜一点都不奇怪,还跟看傻子似的瞪大了眼珠子看着卓立仁:“少爷,这个事其实一点都不奇怪,这几年厂子里确实挺挣钱的,也花了好多钱进了不少设备,最贵的就是铺铁路,大概是四十万大洋,还有那个发电厂,大概是三十五万大洋,还有那六套电锯,两套老毛子的,四套日本人的,光是这六套电锯,连铺电线再弄车间,就花了足足五万大洋,还有一个大项就是运木材的马车和爬犁,每年连修带换也得个十万八万的,这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钱可是不老少,吕大柜把这些花出去的钱全都算在东家的账上,到了年底都从东家的利润里面扣,他自己留下的都是干的。他还有好多别的弄钱法子,光入账就有少进多入低进高入没进也入还有卖货不入,他还让他弟弟和小舅子他们把厂里的木材整车往外面偷运,一年下来没个几百车能打住?还有就是给衙门进贡的钱,每年都得有一半吧,直接就被他拿家去了,就这一块一年就有8万大洋。其实最厉害的还是做假账,从大前年开始,他就逼着我给他做了一真一假两本账,假的那本是给东家看的,那上面体现出来的利润还不到实际上的一半,真的那本只有他和我知道,光是通过这种办法,他每年都能从厂里拿走二三十万,当然我也能从他手里拿个万八的,今年他给我的最多,一万五,大概就是这么多吧”。
卓立仁想了想又问他:“那些股份怎么回事?他连字都认不了几个,怎么就明白这些?”
“少爷,这个事其实是我鼓捣他弄的,我是琢磨着那钱放着也是放着,弄成股份多少还能多得点不是?一开始买的时候花了十来万,吕大柜还把我臭骂一顿,说我祸害他,后来股票涨了才没事了”。
卓立仁问他:“那你知不知道这些年吕大柜从木材厂大概弄了多少钱?”,“少爷,这个小老儿心里大概有个数,都加一块大概能有一百多万吧,不过他这几年也祸害了不少,他手脚太大,没事还喜欢玩两把牌,这两年又娶了两房姨太太,还有就是给他那个徐师爷和衙门里面的帮办杨老爷送了不少,他家里就算没有百万,七八十万还是有的”。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在那个时代,一个普通的木材厂大柜怎么能有这么多钱。其实这很正常。据《清史稿记略》记载:宣统二年(1910年)哈尔滨商人熊冕章投资近五十万银元建设了耀滨电灯公司发电厂,第二年实现利税近二十万银元。民族资本家武百祥在1905年投资三十五万银元建立第一个中国人的木材加工厂,是中国最早使用电锯和烘干窑的木材厂,1915年利税超过四十万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