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公主抬眼看去,秦墨尧已经坐到他家人旁边,一个眼神都没有给她。
管乐丝竹动耳,摇曳舞姿动人,酒水佳肴美味,秦蓁眯着眼,小脑袋跟着一点一点的,迷蒙间,看到了个熟悉的身影。
他怎么会在这里?
“坐好。”
身侧传来秦墨尧低低的声音,秦蓁立马直起了腰,讨好的冲着他笑笑。
九公主看的秀眉微蹙,转头向荣和长公主提议道:“这寻常歌舞都看厌了,九娘倒是想到个好玩的。”
荣和长公主也来了兴趣:“哦?九娘有什么主意?”
九公主笑道:“就是想图个热闹,在座宾客皆有大才,表演个才艺自然不在话下,不敢劳烦诸位大人,不如我们小辈来个击鼓传花,这花传到谁谁便出个才艺。诸位大人们做个见证,谁若是得了姑祖母喜欢,九娘便把那对紫玉镯送给谁。”
此言一出,气氛就热络了些。在皇家宴席上出了彩,总是没错的。
荣和长公主也笑道:“那九娘可要破费了,我瞧着在座的可没有不喜欢的。”
九公主跺跺脚,娇嗔道:“姑祖母可不能这样,定只能选那个最得您心意的才行。”
荣和长公主笑着虚点了九公主两下,“你个机灵的,便依着你。”
陶娘子笑道:“这主意不错,前些日子得了方上好的端砚,在我手里未免可惜,不如添份彩头。”
话音刚落,陶娘子点点头,立即就有丫鬟捧了朵大红的绢花上来。
九公主道:“今日是姑祖母大喜,便由姑祖母开始可好?”
荣和长公主笑着拿过花,“也好,老身也凑个热闹。”
鼓声响起,荣和长公主环视一圈,将花传给了下首的九公主。
九公主接到花却没有立即往下传,而是等着鼓声渐歇。她起身盈盈一拜。
“姑祖母千秋,九娘也特意准备了一番。”
荣和长公主揶揄道:“九娘莫不是舍不得紫玉镯?”
九公主笑道:“姑祖母放心,九娘可不是那等小气的人。”
她轻拍了两下手,奏鸣声顿时响起。
沈确一身青衣,踏着乐声,朗声长吟。
“帝女高擎赤帝旌,义师初举募豪英。
帷中剑影惊胡月,云里箫声动晋城。
百二雄关传铁甲,三千彩仗拜鸾纮。
何须麟阁标勋日,世间惊鸿竟后来。”
诗毕,满座皆静,而后是沸腾的喝彩声。时人好文采,更何况这等精彩绝艳的好诗。短短五十六个字,却好似让人身临其境,体验到荣和长公主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一生。
他躬身行礼:“雍州沈确,献诗一首,恭祝公主松鹤长春,欢乐远长。”
荣和长公主凝眉,似是从久远的记忆中回神,笑着点头道:“不错,赏。”
九公主与有荣焉的抬起下巴看了眼秦墨尧,然后望向沈确,朝他赞许的点点头。
沈确顿了顿,朝着荣和长公主行礼退下。
秦墨尧微微侧头道:“那个沈确,你怎么认识的?”
秦蓁不明所以,但依旧乖乖答话:“就是萍水相逢救了他两遭。”
秦墨尧点点头:“此人虽有才,但心思不正,不可深交。”
秦蓁眨眨眼,阿兄应该也才见过沈确两次吧,怎么就这样说人家?
注意到老爹侧头看来,她面上乖乖点头答应,她可是个乖孩子。
秦墨尧得到回答,又恢复了端坐的姿态。
秦蓁也端坐着,只稍稍动了动筷子,实则只有三分饱。果然王娘子说的不错,参加宴会就是来受罪的,面前摆了这么多好吃的,但是要保持仪态,只能望肉兴叹。
她虽没有什么才艺,但对于那花丝毫不担心,就没有她传不出去的花。
不知为何,鼓声一到秦蓁这里就格外快,还好她手更快,邻座的李三娘子往往一脸懵的就接到了花。
鼓声响起又落,宴席过半,歌、舞、书、画、笛、琴、萧、剑……各种才艺都见过了,李三娘子表演了两次,秦家人还是稳稳当当地坐在位置上,九公主暗暗咬了咬牙。
还不等她动作,何苡初把花留在了手里,站起身道:“诸位才艺实在令人拜服,我也有些技痒,献丑了。”
“何大娘子可是要抚琴?”长吉县主问道。
何苡初微微点头。
长吉县主便道:“快去将我的九霄环佩取来,今日可要大饱耳福了。”
周围人皆是一副期待万分的模样,弄得秦蓁也有些激动了。
何苡初端坐席前,轻抚琴弦,缓缓的乐声流泻而出带走冬日的寒风,引着明媚的春朝。
秦蓁摇摇头,她就喝了一小盅酒,怎么就觉得浑身暖洋洋的,像躺在花海里。
一曲毕,众人都是久久不能回神。
许久,荣和长公主才道:“看来不用再比了,今日的魁首已经出来了,好一出阳春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