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玄轩妖鬼怪诞,民间不易,但事实上大部分的途径无非是由史而官,按照年限,或者是买官做官,林荫荐举等。
科举只是少部分有房有粮,更是家境颇好又没那么高的人所能够选择的,这样以来,普通人的入仕机会几乎被挤兑着可有可无,他们只能另谋出路。
而近年皇室又大力在除妖和广招道长,福利待遇也不比官员差到哪儿去,还算自由,因此无论是为了日后谋个好出路,还是为了能够凭借这份缘由获得做官的机会。
为了将来不至于饿死,或者是帮忙打手,能够当个小弟子,将来也好继承师傅的那些才能与学习到些谋生手段。
在世道当中也有很多人因此选择了作为道长,这就是被引导后的结果。
毕竟这修道之事,也是年资越久远也就越被人敬重,越年纪大也就越容易被人信服。
因此纵然在最初也免不得有些浑水摸鱼资历不全的,借着所谓的名头搬弄是非或是浑水摸鱼还赚了盆满钵满的,因此给人少数定类的印象,觉得可以混进去占点生存空间。
不得不说,虽然那些时日乱,到底也有不少人因这种路途而活,也有更多百姓因此更为困苦,还被无辜骗了去,那些道长久而久之也就沾染了黄赌,更不似最初。
直到被玄轩管束后,也稍微好了些许,皇室知晓后也逐渐改变,防止事发。
但民间多少也留下风波,因此百姓对于那种无名无分的道士不怎么兄弟给他也是前车之鉴,但是真正的道长也的确帮了百姓很多,也是真的尊敬感激。
因此那时候皇室也就下发了那条指令,也明确提出了之后的情况,若是真的要选择修道,起码也得是取得了衙门令牌真正认可后的,才能够真正的拥有道长的权力。
能够去除魔卫道,能够去接赏令取得银钱,要么最不起眼也得是要挂个名头,不至于说衙门连你这个人都不知晓,如何能够证明你是真的道长?这就是态度与不同对待的缘由。
像是念酒这种年纪轻轻,说起来也的确不得怎么信服,毕竟世道规律就是这样,若不是也是有些真才实学,又会武艺功夫、又有几位大资历的大道长从旁帮协,且头脑灵活也能言善辩明事理,如何能给个得到旁人轻易信任?更能够认为你是个好的?
纵然已经过去那段时日,到底也明白此间艰难,便是在之后得了令牌,旁人不见得就认为他不是班门造斧虚假拐骗之人。
只有真正有作为,作出实际惠及百姓的事情,这样一来,才能够勉强称得上是道长。
念酒这种其实也算是特例,虽然也没有那么特例,不比那些生来便可以选择的人,到底是比起寻常人好上许多。
起步慢,也会犯错,这是自然的,但也由此稳扎稳打之下,才能够在后来迅速成长起来。
实践与理念缺一不可,念酒也因此在后来宵禁之刻外出除妖保护百姓,也顺利抓到了不少的妖物,期间也是并未言说的劳累与普及,只有记住,才能够懂得。
但懂得不行,还得实操,于是在不知不觉间,念酒也逐渐熟悉了解,为此不断日复一日去巡护,抓拿,庇护一方安宁。
直到后来、在这处衙门的记录当中,他也算得上是名列前茅,响当当的青年才俊,这名头也算是小有名气的造了出来,若非如此,也不会在后续顺利得到同盟会的名额。
毕竟人家再怎么破例,若真没点能力,去了也是丢人现眼,笑掉大牙的模样。
念酒太清楚了,因此他也一边顾虑,一边担忧着,是自身,也是民生。
但他更清楚,本就不同,寻常的路子,他走不了,他只能自己寻自己的路径。
因为太过偏颇,也没有人能够走他这条路,所以也就意味着,一路上只有自己知晓,自己经历,自己所见,而非世道同路。
由此而来,除去这等特殊例子外,在百姓当中,寻常的修道之人若是道行浅一些的,无非就是等日后老了,也就选择娶妻生子回归正常生活;或者是摆摊开店,做些旁的什么买卖或是符箓接手之类的典当。
若是将来也可以算得上不愁吃不愁穿,也能够满足温饱也算得上是普通人当中上乘的了。
要是年轻壮年时有些个什么机遇,得了机缘被看重,或是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与才干得到几分尊位或是名号,日后也算得上是小资小康,起码不仅温饱能够满足,日后老了也有所得所依。
不用担心死后之事,说不定日后还能够有人祭拜也不一定。
种种得利,也就是玄轩的不同之处。
就好似,因为众人趋势所向,因此被引导也是理所应当的。
人们都已经习惯了,习惯了别人替自己做主,指明了自己理应的道路,所以久而久之就不会思考,而是将别人指的路当做是毕生所求。
但是他们不会明白,更不会懂得其中的含义,因此也只能适应规则。
他们没有想过为什么人要分三六九等呢?为什么很多人都搞不明白了,所有的东西,吃的粮食,买的布料,住的房子,都是劳苦大众一点一点造就的,为什么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为什么就是觉得高人一等呢?为什么他们不配得到自己所理应得到的呢。
就算是这样,他们还是要被说道是下人,甚至是最低等的,就连衣食都无法保证,然而他们却创造了一切,一切不属于他们的东西,这种时代的确很悲哀。
但这种悲哀不是因为所谓的玄学引起的,更不是因为玄轩所谓的妖魔道长论,而是所谓循环往复
有人利用了这点,并且加以扩大,让人们考虑不到那么多,先是要在乎性命攸关,才是其次。
因此在这种大陆下,在这种风土人情下,主要是因为这种制度,在朝廷封建之下的人,压迫,剥削,理想与众志皆为黄土掩埋。
但这个世道就是这样,说实话。
至于他们所言,其实并不无道理,因为,玄轩本来就是个怪地方。
敬重神明,敬畏仙人,远离皇室,一边拿着百姓的赋税投入广招道僧除妖护民上,一边又是除不尽的妖物与邪祟,却只字不提究竟是何所从来,好似根本就不知晓根源在何,只是从中途上去解决。
想必也没有什么地方像是玄轩这般,也没有哪个朝廷皇室如同玄轩这等。
他们只在乎仙人、只在乎皇室,只在乎赋税民生,只在乎广布天下,到底有没有人知晓究竟根源是何?就好似星网所认为的异动那般。
没有人发觉、无人知晓?是真知晓,还是当真不明?
他们不去怪皇室、不去怪那杀不尽的妖物根源,不去怀疑他们信奉的神明,不去疑虑传闻中的仙人,却将这些矛头指向对方,去问道长?既是相互扶持,何必相互谴责?
虽说皇室在玄轩神乎其神又所知甚少,见闻过的几乎没有,只有偶尔听闻的传闻动静,但是无论是民间,还是那少许发达些有些名望的武林江湖或是官场商人,对于这皇室也是多有敬重。
毕竟首先,他们说皇室庇护了你,不让你被妖魔困惑杀害了去,所颁发的律法条例也是为了你们好,还有各种各样的条例,也是给了百姓生存下去的机会与空间,至于争不争在你,也怨不得什么。
就这样,玄轩皇室虽少见,却也得以百姓信任臣服,几乎没有什么谣言与造反的势头,就连江湖也遵循着一套不成文的规矩,几乎也只是武林内部的各种纷争内化,不会轻易去招惹皇室,才会在这风起云涌的玄轩形成这么一种风气。
因此不需要去怪皇室,也不需要去牵涉过多,不必教导即为教导,无需指引则为引导,人们自发的便会开始将矛头对准。
因此皇室不需要与其他的国家君王那样需要公正廉正,不需要仁义德才,甚至你只需要坐在那个皇室的位置上面,别人就会自觉主动的去臣服信任你。
因为世道有妖魔啊!不问为何会有,而是告知你他们要去斩妖了,要交钱,要得以庇护,要娱乐至死。
毕竟妖魔肆意也不单是在一个地方,便是外族蛮族或是叛乱出逃的游牧耕农业受其困扰已久。
偏偏玄轩的皇室才有这样出众的能力保全大部分的人,几乎是稳定局势,他们也不得不选择依附臣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也是久而久之的定论。
“这样的世道,真的可谓太平吗?”
就像他们所言,道长为何存在?
“因为世道乱了,因为需要有人,由此道士便孕育而生。”或许这种念想,在世道之中也会有无数人曾想过。
“不是道长,也会是些什么别的,但是……还是一样的来时路,一样的去时路。”
他不由得想起婆婆家的小道士,他是年轻,也是那样单纯,就世道也还未明白。
“一个小道士死了,但这种的精神永存。”
“而一个封建压迫下的贪官看似死了,是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最终落幕,也倒在那天空好似黑暗时。
“毕竟有理想的人都倒在寸草不生的土上,人们只顾着惊慌失措,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适应规则,不被规则适应。
他铭记着,从心而定,不忘、不惑。
“首先要适应规则,成为规则内的高位者,才能考虑改变规则,但是这种言论,也因此害了不少人。”
真正能够改变规则的,是实践,是不断的认识再实践,直到能够得出真理。
要改变规则,也得是靠一群有识之士组成一个有组织、有架构、有矛有盾的利益共同体,不是靠那些躺在地上伸手哀嚎的愚昧者,更不是那些陷入自我忧患当中的困苦者,他们需要指引,也需要带领,走向新世界。
那些带领者当中,也少不得牺牲者,他们为了维护天下苍生,为了保卫黎明百姓,有的还未大展身手便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有人支持他们是好事,但是更多的人是高高在上的角度去怜悯他们,或是从底下仰望嘲讽着,或是根本无暇顾及者。
似天空中乍现的一辟惊雷,又好似耳边呼哧的猎风,当风气云腾,当黎明之上的虚无开始泛白,带着雷雨叱咤声下的沙哑呐喊,或许不一样的世界便展露一角。
他们知道世道会到来,一切也都会从头开始。
天气逐渐冷却,原先清澈的湖水也渐渐染上了些冰凝的薄层,松柏枝头高枝也悬着些昼夜的淞霜薄碎,有的人从始至终都不知道真相,但,总归会有砥砺前行的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