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月落,几天时光转瞬即逝,秦为和门中长辈、好友依次告别后便下山了。
山下,林之岚手中持剑,肩背行囊,头戴斗笠,依旧是那身熟悉的翠绿衣服,看到秦为后便作揖道“秦道友,不,应该说秦公子,接下来的日子就请你多多关照了。”
秦为回礼“林姑娘言重了,出门在外相互关照很正常。”
二人相视一笑,并无多言,秦为也戴上了斗笠,随后踏上了路途。
养济堂人来人往,人数众多,从刚才的称呼就能看出,他们不想引人注目,所以早就商量好了步行前往。
路上,二人各怀心事,默不作声。
医道修炼艰难,秦为不敢辜负师长期望,十分刻苦,导致久未归乡,心中难免想念,如今有了机会,难免心潮澎湃。
不过想来他也是幸运,生在了这个时代。前人修炼讲究的是不食五谷,斩断尘缘,断情绝爱,总而言之,前人以修仙为主。先辈们坚信着修仙这条道路。若是在以前,他是万万不可能再回乡看望长辈的。
但有一日,突然出现了质疑的声音——成仙之人和当时的欧阳家起了冲突,结果却是惨败,而欧阳家之人从未成仙,以凡人之躯胜过神灵。
这无疑大大动摇了世人遵循了好几个时代的真理。
对此,人们各执己见。一方认为古往今来,飞升成功之人不在少数,自然也有强有弱,只是胜过了一个罢了,证明不了什么。
而另一方则认为修炼方向出了错,他们查阅资料,发现成仙后的修士并不能掌控时间、空间和生命的力量,和历史上的大宗师相差甚远。同时认为飞升后的“人”也无法算是人族的一份子。
质疑的声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与日俱增。于是当时的年轻一辈开始了对新的修炼之路的探索。
因为当时在东方修仙还是主流,为了突破这种局限,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西方修士,他们发现,西方修士并不以修仙成神为目标,甚至生活上几乎与常人一般——吃饭、睡觉依旧是常态,也会和无法修炼的家人正常来往,而在实力上,有些西方修士也强于成功飞升的那些天才。
他们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实践,为此献出了自己的一生,终于,他们向整个东方证明了修仙并不是适合人类的修炼方式,并开创了新的修炼方式,这种方法又经过了不断地改良、完善,最终趋于完美,供后人修炼。前人虽逝,但他们的恩惠依旧润泽后人…
……
二人到底是修士,脚程自然也非比寻常,普通人花一天也达不到的地方,他们还没半个时辰便到了。到了计划上的第一个地点后,两人先去客栈定了客房,将行李安置好,一切完成后,秦为便前往当地的养济堂,而林之岚则在此地闲逛起来。
养济堂内,秦为轻车熟路地向负责人出示身份证明,并且登记了相关信息,而后就开始了工作。
其实养济堂内的工作并不多,他主要帮忙整理药材,收拾工具。几乎没什么病人来就诊。
毕竟养济堂中的医者是不固定的,医术自然也是良莠不齐,其中还有些来学习的医童,因此,一般能看得起病的还是会选择去医馆请大夫,只有极少数或得了疑难杂症的,或一时囊中羞涩,又或是个别原因的,才会来养济堂。
秦为工作完成后,便坐着翻看他人留下的资料,学习经验。
随着时间的流逝,太阳渐渐西沉,柔和的光芒洒向大地,秦为揉了揉干涩的眼睛,将资料整理放好后,便向负责人道别。
回到客栈后,林之岚早就在那等候,二人吃完晚饭后便各自离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都大同小异,偶尔会来几个病人,诊断完开好药,秦为就接着干自己的事儿。
这些天他和林之岚互不侵扰,几乎没什么交流,不过毕竟受人所托,他偶尔还是会关注下。
林之岚不愧是这一辈的剑道代表,他每日清早刚出房门,都能看到林之岚练剑的身影,同时为了不打扰他人和引人注意,还布下了结界,使常人无法见闻。
除了将大半时间花在练剑上之外,林之岚在人际交往上也令他叹为观止——她性格好、见识广,无论男女老幼,她都能聊上一聊,不过短短几日,周围对她的称呼就从“林姑娘”变成了“之岚姑娘,之岚妹子”之类的。
在逛完了这里后,林之岚偶尔还会在养济堂外等着他一起去吃饭。或和人聊着天,或买几颗糖逗孩子玩儿,或找些别的事儿做。
“之岚姐姐!之岚姐姐!你练剑多久啦?”几个孩子正围着林之岚,叽叽喳喳地问着问题,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