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在门外等候的侍卫进来,只见一向好脾气的公子脸上微微露出的鄙夷厌恶神色,自己还是头一次见到这般将心绪外放的公子,不禁吓得头都不敢抬起来。
“交待的事办的如何了?”箫雁舟迅速恢复了正常的模样,将手中揉皱的信纸抹平,放回信匣,举止轻柔闲雅,一点都没有方才烦躁的样子。
侍卫却知道敢看箫雁舟的脸色,只得低下头去。
箫雁舟闻言蹙眉,“贵妃镜?”他细细想来,上次凌风澈兴师动众的带人去皇陵查案,也带着此人,而且查的也是那位意外亡故的慧贵妃,父亲也是在那时起,慢慢开始针对凌风澈的行动。
“是,正是已故贵妃的那面铜镜,悬梁会有个规矩,入会之人须有真材实料,若能盗得天下至宝,便有入会的资格,那云未行便是凭借着这个入了悬梁会。”侍卫毕恭毕敬地回答。
箫雁舟仔细盘算着所有事情发生的时间,父亲向来高瞻远瞩,心思深沉,任何事情都是藏在心里不与旁人知晓,而凌风澈背地里在查的那件事,似乎触及了父亲的逆鳞,所以父亲这次才会如此急切地想要把凌风澈置于死地,至于那个叫云未行的,箫雁舟却想不出来父亲为何还要特意针对此人,实在叫人不解。
箫雁舟虽然对自己能帮上父亲的行动而欣喜,可他更希望能清楚这一切发生的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比起当父亲手里的刀,他更想做那个能比肩父亲的举刀之人。
他眼神暗了几分,语气也变得异常冷酷,“密切盯着悬梁会动向尤其是那个叫云未行的,如若出现,立即抓捕,若发现并无异样……”他顿了顿,“即刻剿灭悬梁会。”
侍卫一惊,那悬梁会虽说是个盗贼集会,可里面的所谓盗贼大多盗亦有道,其中行侠仗义者更是不少,若是剿灭了,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可惜,然而主子的意思,他这个做下属的又能有什么异议呢?
于是犹豫一下,侍卫还是拱手遵命,当即出门去了。
箫雁舟连着几天不停处理事务,也是疲惫不已,但是他还是召了门外小厮,哑声问道:“父亲今日身体如何了?可有什么吩咐?”
箫太傅生病告假已有多日,旁人只以为是因为凌风澈一事,箫太傅是在躲京畿司和刑部几个衙门主事人的施压,也是在把自己从这个案子里面摘出去,所以故意称病不出,但实际上萧太傅确实是受了些许风寒,加上年岁已高,病情便来势汹汹,只能躺在家里静养。
那小厮闻言,立刻回道:“回少主,主家今日身体好了些,午时太医也来看过来,说风寒已经痊愈,只是主家多年积劳,身子骨大不如前,此番风寒之症来的厉害,要想彻底好全,还需再静养些时日。至于吩咐,主家倒是没有,而且今天晚膳也未用许多,不过有件事,小的不知当不当讲?”
小厮小心翼翼地看着箫雁舟脸色,箫雁舟蹙眉,“讲。”
小厮得令,心想这可是在少主面前得脸的机会,立即小步走近些,低声道:“小的方才去主家书房收碗碟,在旁边瞧着,主家似乎有什么烦心事,一直坐在书案前,手里拿着一封旧书信,也不看,就那般拿在手中,主家就这样看着窗外的竹子不动,小的愚钝,不敢猜测主家心思,只是瞧着主家憔悴样子,怪叫人担忧的。”
这小厮心思活络,又是在箫家从小长大,对于箫太傅这般位高权重又不苛待下人的主家,多少还是带着几分尊重爱戴的,不然也不会担心主家身体,生怕他有什么问题,只不过再好的主家,到底是年岁已高,不像少主年纪轻轻,又是独子,官至三品,年轻有为,将来必定能撑起整个箫府,尤其近段时日少主还破获大案,又有升官的可能,下人们自然也都想多多巴结巴结少主,好让自己在府里多些前途。
小厮也是如此想的,所以对于箫雁舟的命令,自己自然完成得尽心尽力,牢牢盯着家主的一举一动。
果然箫雁舟听到他说的之后,先是一愣,然后蹙眉深思了片刻,看小厮如此用心,便也舒展了眉眼,淡淡夸了一句:“做的不错,好好侍奉父亲,他老人家身体要紧,切不可马虎了。待父亲身体康健,尔等必有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