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果然,如凌风澈所想,成玄帝命人将案上的那封信递给众人传阅,拿到信的人无不被其中狂妄威胁的言论惊出一身冷汗。
凌风澈拿到信时,草草看了一眼也是一震,就像是被人打了一巴掌一样,继而心里便瞬间涌起一股怒意。
写这信的不是旁的,却正是现在在外面用枯肠花杀人的那个凶手!
此人不仅神出鬼没,将信送到了御书房,圣上眼皮子底下。而且竟然还在上面将自己这些时日里所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甚至大言不惭地将自己的行凶过程、枯肠花的制作配方都详细地写进了里面,简直就像是在示威一般。
更让凌风澈感到震惊的是,此人竟然还在里面写到了当年慧贵妃的死也与枯肠花有关,但并非是他所为,按照此人所言,他曾蒙慧贵妃救命,慧贵妃之死蹊跷,然而多年都未得申冤,而现在他做这些事都是能引起官家的注意,能为慧贵妃之死重新调查。
而在信的背后,此人还扬言,若是在十日内找不到杀害慧贵妃的凶手他就将再次犯案,誓要将整个京都搅得天翻地覆。
刑部尚书冯大人先坐不住了,张口便痛骂这放信之人太过猖狂!竟敢在此以百姓的性命作要挟,还敢要挟天子!简直罪无可恕!
刘大人几人也纷纷附和,扬言要将整个京城都翻个遍,就不行信会抓不到这个杀人如麻的小人!
而凌风澈却拿着那信件反复摩挲着,心中暗道:这信纸不过是寻常纸张并无特殊之处,上面用的墨也是普通内侍宫女都会用到的低等劣质品,就连字迹都是刻意做过手脚的,看来此人心思缜密,做事是真的不留一丝痕迹,足可见心细如发,这样子的人想要隐蔽行踪是件极简单的事,要想找到他确实难度极大,也怪不得他能如此嚣张地将信送到圣上面前,能从数百禁卫军眼皮子底下来去自由,他有嚣张的资本。
他在那里自顾自地检查信件,另一边的箫太傅也用余光看着他的行动,见他对着纸张反复检查,一双老谋深算的眼神流转,在心里不由暗叹,这凌风澈果然还是如以前一样,遇事冷静果决,心思缜密,旁人都在那里急着推诿扯皮,唯独他就这边安静地在那里收集任何看上去有用的线索。
欣赏之余,箫太傅还是不免可惜,如此良才,又曾是太子伴读,本该在官场大放异彩,即便因为他太子伴读的身份而不能为任何党派所拢,却也能当个中立的能臣,可他偏偏选了最不入流的捕快一职,只能在京畿司这样的衙门里消磨时光,实在是有些可惜。
箫太傅不是没想过要将凌风澈拉拢,毕竟以他的身份地位,只需稍作手段便能遮掩一切,到时候凌风澈表面上看似中立,实则是他这边的人,如此反倒更容易行事。
只可惜这少年软硬不吃,一门心思在刑侦破案上,对于官场的起伏跌宕是一概不参与的,所以他几番拉拢的心思最终也还是作罢了。
对于箫太傅余光扫视,凌风澈自然是有感觉的,却没有心思去理会,检查完了信件,他又将目光投向四周围的门窗摆设,只发现这御书房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是一点痕迹都没有,可见并非是那人强行撬开门窗进来放信的,而是正大光明从大殿外面走进来的,既是这样反倒是好处理了,这御书房每日的进出皆有迹可循,只需稍加盘查审问就可查出是何人送信了。
正好此时成玄帝听烦了那些大臣们的话,目光瞧见凌风澈正仔细观察着整个大殿角角落落,心中一喜,自己怎么忘了自己这位好兄弟正是破案的高手,方才连着叫他进宫正是为了此事,反倒因为其他这几人的推脱装无辜给搅和了。
当下成玄帝便对着凌风澈饶有兴致地问道:“阿澈可是找到了什么线索了?不妨说来听听!”
此话一出,那几个本还在咒骂指责那送信之人的大人们立时扭头看向了站在身后的凌风澈,刘大人心里虽然紧张凌风澈的表现,但实则还是微微松了一口气,毕竟要不是圣上注意到了凌风澈身上,他们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向圣上去解释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