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唉,阿瑜,你读的兵书和我读的不是一码事。我也读过这篇半渡而击啊。。。我怎么就会败给你呢?”孙策摸着脑袋叹气。
“你攻城心切,把所有骑兵一起赶进河里,难免会损失惨重。如果城门下有伏兵,你的骑兵将全军覆没。”周瑜看孙策那样子,心里有点想笑。阿策本来就很有军事天赋,也从不服人,他只有在自己面前才显得如此不耻下问。
“幸亏陆康没有防备我们从东南门偷袭,也没有分兵过来。”孙策有些后怕,忽然又问:“那阿瑜,如果是你,你如何渡水呢?”
“所谓半渡而击,一定是渡水的士兵过于集中,防守方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正在泅渡的兵士。你需要分兵多路渡水,比如这条南溪水,分成五个地方渡水,敌兵不敢只在一处集中,因为会有被包围的危险。这样你才有胜算。”周瑜用宝剑在地上画了个简图,不厌其烦地解释给孙策听。
看孙策沮丧的样子,周瑜放缓了口气“伯符两年不见,排兵布阵很见功力,如果不是对你十分熟悉,今夜你就攻入舒城了。陆太守把重兵放在北面,虽然合兵法,却缺少临阵机变。毕竟他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了。这舒城弹丸小地,他守不住的。”
“他当然守不住,可是你行啊。你若是帮他撑到北面的曹操南下袭击寿春,他不就脱困了么?他和你都可以成为扶保大汉江山的国之柱石。”孙策盯着周瑜,大眼睛一眨不眨。
“汉室衰微,国祚颓废,百姓的日子越来越苦,这样的大汉为何要保?”周瑜冷冷道。
“嗯?想不到两世三公之家的庐江周氏也有反贼言语?”孙策的嘴角上翘,带出一条漂亮的弧线,他的俊脸更加魅惑。“你们这些士族大家读书人不该是永远忠于天子,为大汉江山社稷鞠躬尽瘁的么?”
“从上古尧舜时期始,天子之所以被万民推为天子,是因为他有智慧,有能力,有心胸为子民谋取安宁和富足的生活。作为回报,子民们以他为荣,以他为尊,让他独享万民之膜拜敬仰和华贵供养。若一国之君不能让百姓幸福,百姓又有何必要以其为尊?故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可惜,数十年来,大汉天子早就偷换了社稷江山之本意,他们以自己为社稷,忘却了百姓才是江山。这样的大汉王祚,保它或为沆瀣一气,助纣为虐; 反他或为沧海横流,英雄本色。就如伯符你。。。\" 周瑜一口气说了这些话,明亮的双眸看了孙策一眼,扭过头去,注视着渐渐东升的明月,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