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化名余瑾的周瑜不知道,这两天他在合肥城里挣盘缠,那落下巢湖的赵常侍一行人也没闲着。
甫一落水,所有的酒就都醒了。会水的兵士帮着不会水的,加上后面的船并未起火,折腾到天光放亮,一个个落汤鸡般的兵士和赵常侍坐在船上检点人员。周瑜和他的白马跑了,剩下一匹黄马和他的包裹盘缠。他们有六七个人不知所踪,看来是淹死在巢湖里了。
剩下的十七个人挤在一艘船上驶到岸边。赵常侍联系了官驿,六百里加急送信去洛阳。自己则带着残部拿着早就准备好的文书,沿着湿漉漉的马蹄印子一路追了下来。
从巢湖上岸到洛阳只有一条官道可以驰马。兵荒马乱的年代,本就没有多少商贾旅客,顺着马蹄印迹,可以判断出周瑜是进入了合肥侯国的都城合肥城。
赵常侍十分狡猾,他猜到周瑜,也就是他认为的‘余瑾’ 没有钱,肯定进城是投奔亲友。所以一到合肥就直奔侯府,让合肥侯封锁城门,并拨给他两百兵丁,进行搜索。合肥侯可不敢惹天子和董氏派来的人,只能照办。
走在合肥的大街上,忽然见人头攒动,有头有脸的名士乡绅们都朝着清音坊涌去。打听之下,才知道那里新来一名漂亮吹箫少年,据说是新雇的,吹奏杜夔的曲子堪称一绝。
赵常侍心里一动,虽然街上众人并不知道那少年的名字,但新来的,漂亮,有长箫这几样都对得上,尽管他不知道余瑾吹箫吹得好不好,但去搜检一番总没错。
于是调来合肥侯府兵封住了清音坊,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