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袁绰正想他如何离开,因为李嬷嬷已经一夫当关般地堵住了唯一出路---竹林小径。
哪知那少年,一声不吭,转身一头跳进了亭子边的小湖,他身姿轻盈如鹭鸶,扎入水中竟没有多大声响,只溅起了如同一块小石头落水时出现的水花。
本来袁夫人该上路去扬州,无奈宝贝女儿夜里着了凉,据李嬷嬷说,她不知是不是梦游了,非说凉亭里有个神仙般的英俊少年给她吹奏了【庄子。神仙游】,还说他和她互为知音。
袁夫人卢氏又气又急,可女儿脸蛋红红的,发着烧,还一再恳求母亲千万不要取消清音坊的堂会,还说一定要跟朱老板说给长箫独奏整整半个时辰的时长。看女儿如此乐痴,只好心疼地答应她,以换取她乖乖地喝药。
九月十六的夜晚,秋风扫过一街落叶,夜凉如水。
合肥城中的清音坊里却似盛夏般火热。
杜夔的大力褒奖和一连两天的大手笔堂会吸引了合肥侯国及其附近的名人雅士。大家都要来听听清音坊新曲,尤其是想听那迷倒了雅乐大师杜夔和汝南袁氏的长箫独奏。
此刻,少年”余瑾“的音艺和美貌也已不胫而走。来询问阿曼的人太多,甚至还包括杜夔,朱继无奈,只好和盘托出,原来是临时雇了个外乡少年顶替了阿曼。怪不得这箫吹得如此不同凡响,胜过原来的首席阿曼几个层级。
既然知道了名姓,大家也好奇他的容貌,连杜夔在内,见过的无不赞叹一个少年能如此美貌,关键是美貌中还英姿勃勃,没有一点那些龙阳面首们的娇柔媚态。于是乎,今晚的清音坊就水泄不通了。除了袁氏母女和两位将军兵士包下的三层,整个一层二层都被卖了出去,挤满了各位乡绅豪门,归省的官员,士族子弟,和贫寒雅士。一时间,合肥城里万人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