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青夏虽然精疲力尽,但大脑不糊涂。他找自己聊啥?这次酒店房间安排,钟青夏本以为季永泽会有所不满会来找自己,然而却没有,倒是这小姚总……安排应该是很合小姚总的意啊?
郭伟泽又去维护渠道人脉去应酬了,房间里只有钟青夏一人。钟青夏还是让姚墨进来了。房门关上,姚墨坐到椅子上,道:“钟老师真的一直都在说话啊。”
“嗯?”
“钟老师你也坐。”
钟青夏坐床边,与姚墨隔着一段距离。
姚墨在休息时间,听到作者们聊天:
“我发现做营销的人都长得很好看,之前房地产做活动营销的也长得很帅。”
“做营销的当然要长得好看,要不然怎么卖出东西。”
“做营销的不是要很能说吗。”
“长得好看又能说。”
连作者都注意到,钟老师很能说这件事了。在书展上,姚墨他们发现读者的问题简直比他们卖的书还多。活动几点开始,签售可以签几份,能不能签在自己的本子自己的书上,流程怎么走是先买周边还是咋,多少钱……还有读者问路,问某某展区在哪儿,问某家的书在哪儿,问某某作家来了吗,问厕所在哪儿,问哪儿有卖水……
不知说了多少遍的答案,钟老师每次都语速不快不慢地耐心告诉对方。“对我们来说是回答了很多遍,但对他们来说都是第一次问。”钟青夏忙里抽空,说他不想让别人的第一次留下不舒服的印象。
原来如此。
季永泽曾问姚墨:“你真的想让你爸放弃你吗?”
你相信他宁愿你把家业搞砸,把资产败光负债也不会放弃你吗?
姚墨不相信。
你了解你爸。他肯定宁愿让更靠谱的徒弟接手,也不会给你这个败家子。集团要一直存活下去,而不是败在自己孩子手上。对他们那种人来说,丢脸的事更要命。
“不仅是这两天,之前在公司你也是。”姚墨说。
“你真是我的监工啊。一直观察我吗。”钟青夏半开玩笑又直言道。
姚墨曾看钟青夏给新书写长评,听钟青夏说发布出去后会吸引读者买书阅读。
“有真正的读者写长评更好。一开始是我们自己写,后面只要出现真读者写,我们就可以稍微轻松一些了。”钟青夏跟作者说。
“如果一直没有真读者写呢?”作者问。
“不要那么悲观啊,要相信你的作品会有自来水推文的。”
“自来水推文。但是,我看着读者推文,就有种很奇怪的感觉。”
“我们帮忙推文是因为有共同利益,读者帮忙,就有种好像欠他人情的感觉……你是有这种感觉吗?”
“好像是。”
一直在旁听的姚墨发觉作者对于钟青夏说的话,很是惊喜、开心。
是因为被理解了?就算钟青夏说的并不完全是她心里的意思,但他释放了信号——她可以跟他聊这个话题,他们能说得通。有的人不喜欢跟某些人聊天,就是总会有驴头不对马嘴的感觉。
难怪……作者资源……
那些作者都喜欢跟他聊。
姚墨了解到,钟老师会被重视,就是因为他手握了许多珍贵的作者资源。
因为有的性格孤僻怪异的作者只愿意跟他聊,也就是只愿意跟他合作,所以为了拿到这类作者的作品,也就只能通过他。
他如果离开了,等于是把那些作者资源都带走了。
真正的铁饭碗是不可替代性。没想到在大家都认为文科找工作是最容易被替代的情况下,钟老师却拿到了只有他才能做到的独一无二的“钥匙”。
而且,钟老师并不是有意利用那些作者,来确保自己有所优势。
他是真诚对待那些作者以及作品。那些作品,他都会自己看一遍,那些长评里提到的细节都是他自己在字里行间中留意到的,那些读后感都是他自己个人的真实感受。在让姚墨和季永泽练习挑金句时,他说:“其实金句让作者或者责编直接发给我们就行,反正这个开会时也还要一起再筛选,还会让读者投票。不过,只是记住金句,却连作品讲的什么都不知道,我觉得那样的话作品就不是作品了,也不尊重作者。”
读者虽然会冲着腰封啊宣传上的金句阅读某部作品,但要让他成为作品真正的读者还是要看作品本身,我想真正的作者想要的一定也是作品真正的读者。
“你没有那么渴求高销量,也就是你不是特别追求物质。”姚墨道。
“你在说什么,现在谁不追求物质,我也是要吃饭,我也在追求高销量。”钟青夏笑说。
姚墨似乎没听到他的话,继续道:“而且,你也有想过,随时都可以不做了,不干了,对吧?”
“……”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他在摆出这个道理时,被姚墨捕捉到一点——深谙此道的钟老师,难道不会在平时运用吗?
“一般你这种,不是有家底无所谓挣到多少,就是真的精神境界高。”姚墨忽然话锋一转,微笑道,“对了,顺便跟你说,我其实特别喜欢‘钟’这个姓氏。”
“……你喜欢,还总是故意念错我的姓氏?”
“我觉得‘钟’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感觉。”
“你是想说‘钟馗’吗?”
“不,我是单纯就说‘钟’这个字,‘钟’这个姓氏。”姚墨道,“钟老师,你知道吗?有的人家里有钱,但不一定有家业继承。比如医生教授有钱,但医院学校又不是他们的。不过,像那种中医世家传承下来的祖传秘方,我觉得也算家业,因为只有你们家知道。”
“是,这种也算家业。”
不管姚墨有没有调查过或者以后会不会调查,钟青夏都不会承认以及透露任何关于自己家的信息。
他想起今年新年时,父母高高兴兴跟他说他们终于退休了。
知道钟青夏不结婚不要孩子,他们高高兴兴说“不用带孙子了!太好了!”然后过完年,就跑出国旅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