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永夏(破镜重圆) > 第33章 第33章

第33章 第33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转眼季永泽和姚墨已经来“实习”一个月了。钟青夏写月报时,回想过去的一个月,先想起自己拿一种类型两本书给季永泽讲读者画像和转化率等等专业术语,线上线下销量等等数据也调出来给他看。

他竟然给一个在他刻板印象里知识高端深奥的博士,给一个在他刻板印象里严肃正统的大学老师,给一个他印象里就是死板保守的“老封建”讲这种商业化娱乐化的东西……

相比大学老师来做研究,还是没毕业的博士来他们这儿“实习”更让人觉得自然,双方都不会过于拘束。他给季永泽设定的假身份是要写论文的博士,这也方便他在这里询问问题、收集需要的信息。

这天姚墨被他爸叫走了,季永泽去上课没来,钟青夏在从厕所回办公室时,听到有同事在低声讨论新来的实习生。

他果然很了解自己的同事,这群八卦的人。

“姚”这个姓不算常见也不算罕见,一般人可能也不会想到老板的儿子来上班这种像电视剧一样的情节会真的在身边发生吧?就算想到,大概也会觉得不可能会是真的。

至于季永泽……

钟青夏听到他们在说他“太认真了”。

“写论文的话,随便编一编就行了,数据也是。”

“文科的论文本来就是‘缝合怪’,东抄抄西抄抄,只要查重过关就行。”

“……”

喂,怎么说我们也是文化行业的……

但钟青夏紧接着又想到,现在他们写推文宣传稿新闻稿,大部分也是直接用AI生成。

文字很难判定原创性。

通过跟季永泽一个月的接触,钟青夏心里很清楚,他是真心想了解他们的工作,想知道目前亚文学在国内环境是怎样的发展情况。

“亚文学这个‘亚’,就注定是在小圈范围里传播。”在对比销量时,钟青夏说道。

“你们做宣传营销,是想扩大这个小圈的范围吗?”季永泽问。

“嗯?也不是吧,应该是想让同好知道这部作品的存在……”

“潜在读者。主流读者里会有是潜在读者的可能性,这样,也算是扩大小圈范围?”

“……”

“如果范围越来越大,发生‘破圈’,被主流接受,他还属于亚文学吗?”

“……”

亚文学按照主流的标准出版,想要让主流接受,那还是亚文学吗?

出版……因为只能按那种标准出版,但出版的初衷并不是想让主流接受,而是就是让这个圈子的人自娱自乐……

被吸引来的,想买书的都是圈子里的人。

并没有一定要让主流接受。

意义?或者说有什么价值?那不就是情绪价值嘛。是会给人情绪价值,情绪上的意义。

等下!

钟青夏抓狂——季永泽他真的太认真了!关键我居然也跟着认真思考了!这不是他的课题吗!

不过……

钟青夏也知道,读者可以不思考,可以只是满足情绪,但是做文学的人不能不思考。

就像去吃饭,顾客可以不思考怎么把一道菜做得那么美味,只要自己能直接吃,吃着好吃就行,但是厨师必须思考怎么做得美味。

读者只要“好看”就行,钟青夏与同行只要销量高就行,那种影响啊意义的问题是季永泽他们学院派要思考的。

作者呢?

也有作者问过类似这种问题,钟青夏回复:写就行了。

对方又问:写什么?

写好看的,写销量高的,写有影响力有意义的……那句话,最后才冒出来:写你想写的。

钟青夏回到工位,看到电脑上某本书的电子文档,又想起他有两天一直在开会,回来后得知同事让季永泽看了一本正在筹备期的书,他问季永泽看的什么,季永泽说书名太长了:“只记得主角是19岁的博导。”

钟青夏:“……”

看着眼前这个连硕导都还没申上的三十岁“青椒”,钟青夏不敢想象他看这本书时心理活动是如何多彩。

隔天,钟青夏就瞅见季永泽在捧着那本书,紧锁眉头阅读……

并且还不时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钟青夏路过他身旁,往他的笔记本上瞥了一眼,只看到他写了“夸张”两个字,还画了个圆,圈起来。

论点吗?

娱乐化的产物,被如此认真对待……

季永泽就是一个很认真的人。

钟青夏脑海里再度冒出这句话。

对,他一直,就是这样的人。

记得考研复试时,钟青夏觉得自己还是年轻有活力的大学生,穿得太严肃显得死气沉沉,于是穿了一身牛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