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马兄!”
自从何骁换到了王垚后面,他俩的交集变多了,俩人从高一时候的没说过一句话变成了现在的以外号相称。
只见王垚和他朋友说着什么,后者就往食堂走去,王垚则被何骁勾肩搭背地拉了过来,坐在苏芷清旁边。
“我才发现”,李帛雨问道:“何骁,王垚比你高,你坐他后面,能看的见黑板?”
身高,是他们之间可以打趣的事情之一,何骁不会介意。
“所以,我有时候,会垫好几层鞋垫嘛”,何骁不恼地说:“开玩笑,开玩笑的。”
“高一的时候,你咋会坐在最后一排?”李帛雨好奇地问。
“因为没位子了,我到的时候,苏老师那个位子确实空着,但我怎么可能选第二排。所以只能选靠近垃圾桶的位子咯。”何骁说道。
“也就只有我,年年坐那里。”林崖说。
“放心吧,下个月就会换座位了,你就要离开那个地方了”,苏芷清对他说:“到时候,扔垃圾可不方便了。”
“要换座位了?”何骁问。
“对啊,每个月排与排之间轮一圈,十月份,我们最后一排会调到靠门的第一排去。早就在年级里传开了,你居然不知道。”苏芷清回答说。
但其实这是个还没在各班级宣传实施的新规。
从高二开始,年级里每个班级都会这么做,是约定俗成的规定。
“完了,第一排不仅靠近门口,旁边就是走廊的窗户”,何骁幽怨道:“那我岂不是不能安心看小说了?”
“担心啥,轮到你那得下学期了吧。”苏芷清对他说。
“你们……”,这时,一直没说话的王垚开口了:“还想吃点啥?我去点。”
“我们够了,你点自己的就行。”何骁对他说。
“行。”于是,王垚起身去前台点了碗蛋炒饭。
等他回来后,何骁和他闲聊起前几天羽毛球对打,被虐得“体无完肤”的事情。
苏芷清知道王垚的羽毛球技术很好。
大学时候的周末,因为她没有加入社团也没有在校外打工,所以常常在感到无聊之际,约王垚一起打羽毛球。
他最擅长的是吊球,每次都在苏芷清以为他又要打出高远球跑到场地后方时,被他用一个吊球,结束了这个回合。
“要是运动会有羽毛球项目”,何骁说:“三土兄估计全校第一。”
“运动会?对哦,国庆节前还有运动会”,李帛雨轻拍了一下桌子说:“运动会就意味着不用上课!小红,你打算报名吗?”
此时的中秋节,还没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今年的国庆节前正好是中秋节。
“应该会吧。”
“这可是高中最后一场运动会了”,何骁说道:“高三别说运动会了,体育课都没了。我得报个名。”
从小学到高中,苏芷清没有参与过任何学校组织得任何活动,因为自卑。
每次的文艺晚会或是校运会,苏芷清都只是在看台上的那个人,看不多时,就会回教室,因为周围的喧嚣都与她无关。
对于歌舞不擅长的苏芷清,文艺晚会的缺席并没有让她感到遗憾,而在大好天光下,被呐喊助威声充斥的操场,则是她渴望重回一次的地方。
虽然不擅长任何运动项目,但每每看到运动员们在场上挥洒汗水,心中激荡着想要成为其中一员的愿望。
然而,这个愿望整个高中三年都未曾实现。因为自己不会主动报名,而体育委员也从未问过苏芷清的意愿。
如今,机会就摆在面前,苏芷清想紧紧抓住它,而不是再次后悔。
于是,在下午运动会报名事宜被宣布之后,一下课,当叶子拉着顾鑫韵和范一茗问苏芷清“要不要一起报400米接力跑”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曾经,因为苏芷清的性格原因,她们并未邀请她一同参加接力跑,而是叫了隔壁宿舍的高个子女生。
虽然最终她们完成了比赛,但因为不是宿舍四人组,在运动会结束后的某个夜晚聊回这件事时,让苏芷清觉得茫然若失。
所以这一次,苏芷清想和她们三人,在高中阶段最后一次能够参加得校运会上,一起踏上塑胶跑道,在发令枪响的那一刻,拼尽全力,不留遗憾。
等她们三人走后,李帛雨转过身问道:“你不是讨厌跑步吗?”
“和丢铅球、跳高、跳远等相比,我还是选择跑步吧。而且,我觉得以宿舍为单位参加接力跑,挺有意义的”,说着,苏芷清问她:“你不报一个?到了高三即使想参加也没可能了。”
“不了吧”,李帛雨喝着橙子味饮料说:“我还是更喜欢坐在观众席上看你们挥汗如雨。而且,我更喜欢给应樊加油。”
“懂你。”苏芷清笑着对她说。
“并且,我还想给他写加油语。”李帛雨说道。
“署名6班李帛雨吗?”苏芷清故意问她。
“当然不敢!”
这时,赵添峥在门口招手喊我出去:“小清!”
“咋啦,赵有邪。”苏芷清靠着走廊栏杆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