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世界意识在这个时候还是靠谱的,陶岚岚和一众士兵进去的时候,抓到了不少毫无准备的人。
不过除此之外,不少来这里消费的人也被吓得不轻,还有几个因为这次的动静被吓到从此患上了隐疾的,从这时候开始就吓到了陶岚岚。
当然了,这是后话。
绮金楼中藏着的血影门不少人,因为世界意识的指路,损失已经压到了最小。
但是血影门到底是个培养杀手的地方,更是因为这边全是精锐,这两百人最后只剩下了一百人。
南门秋彤几乎是气红了双眼,一把火点燃了整个绮金楼。
也好在,最开始南门秋彤带人剿灭的时候吓跑了一拨人,在血影门和南门秋彤的人遇见的时候,也吓跑了剩下的几乎所有人。
还有些人在双方对峙中被波及死掉的。
最后放火的时候,陶岚岚根本不用怎么赶人,在这里喊了几句,仅剩下的就全跑光了。
……
这边清剿完成之后,南门秋彤迅速带领手下的人转移阵地,直到皇宫门口才跟上了直奔皇宫的方仪。
比预计的快多了。
南门秋彤着人一问,才知道是因为京中有不少帮忙清理道路,以及让路的人。
她只觉得不可思议。
陶岚岚从她身后慢慢出现,解释道:“方家落下了,他所占据的资源就会逐渐落到其余世家手中。”
南门秋彤有些不理解:“这些人难道不怕之后就轮到他们吗?”
陶岚岚只说了一句:“贪心足够让他们所有人暂时忘记这件事情,利欲熏心的人,哪怕知道这件事有很大的风险,依旧会选择去做。”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每个人都是赌徒。”
南门秋彤没再说话,只是嘴角有些下垂,眉头压低了一些。
陶岚岚叹了一口气:“我跟飞文阁的人说了,他们会去绮金楼帮忙收尸,等过后方仪给这次牺牲的人家中整理一份抚恤。”
南门秋彤声音有些低:“嗯……可是他们有很多人,已经没有家人了……”
这下轮到陶岚岚沉默了。
南门秋彤说道:“沙门关这个地方,来侵扰的人也多,常常小摩擦不断,甚至有些小部族来骚扰。有不少人,都是孤儿……”
甚至有不少一位亲眷都没有。
如果是有家的人,服兵役的时候会专门留下一位,保证血脉不绝,可是南门秋彤一开始因为女子的身份,并不好征兵。
她的军队是在收养幼童中逐渐组建起来的。
也是因为这样,她手下士兵很少有背叛的,她对每个兵都很在乎。
或许也是因为感念南门秋彤的收养收留,她手下的兵鲜少闹出事端。
南门秋彤说完就策马跟上了前方的方仪。
……
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皇宫便被夺了回来,轻易到在场每个人都觉得是不是之后还有更大的阴谋。
然而没有,事实证明,金吾卫就是这么松散,还没到真正交锋,便有不少人都放下了武器,跑的跑,散的散。
或者说,他们似乎根本没升起一点抵抗的心思。
荒谬到甚至让人觉得荒诞。
三人走到议政殿的时候,方启正坐在龙椅上。
他脸上几乎带着些痴狂的笑,看向进来的三个人。
看到陶岚岚的时候,方启脸色扭曲了起来:“又是你!又是你!魏光啊魏光,你坏我好事不够,你的女儿也要来坏我好事!”
陶岚岚突然笑了一声:“你到现在都认不清吗?不是别人坏你好事,是你损害的别人。”
“如果不是你纵容你儿子,我或许根本不会对方家下手,他们先来招惹我,我才反击。”
“还有方仪,如果你真的把她当成女儿来看,她便不会变成现在恨你的模样。”
方启脸色扭曲:“不过是我赌输了,若是……”
“没有若是,不管怎么样,你就是会输,你就是谁都不如!”
陶岚岚冷眼看着方启,仿佛透过他的皮囊看到了他扭曲的灵魂。
方启突然吐出一口黑血来。
他服毒了。
他表情扭曲,回想起多年前,他父亲还没有去世的时候。
那年科举,他只拿到了榜眼。
无意间听见了父亲与先帝交谈,他没有探花的容貌,没有状元的才干,若非是他父亲从中疏通,他连三甲都不是。
从那天开始,他就恨上了魏光,也恨上了皇室。
探花是最好突破的一个,这人容貌俊美却爱流连青楼,他便让自己从小培养的一个死士扮作舞姬,让那人死在了青楼里。
生前容貌俊美风流才子又怎样,最后还不是死得不体面,一张脸也烂在了泥塘?
方启嘴角还在流着血,可想到魏光,他原本脸上升起来的星星点点的快意也扭曲起来。
魏光却让人无从下手,让人根本抓不到什么错处。
但那又怎么样,一场大火,十几个杀手,再买通一个农人顶罪,最后不还是死得悄无声息。
可偏偏,为什么那个孩子没死在那场大火里?!
明明已经在家中了,为什么他还是没发现?!
为什么连魏光的女儿都有这么好的运气?!
“他没有好运气,他从来没有好运……”
方启睁开眼,因为毒药的原因,他几乎说不出任何话来。
陶岚岚却像是能够读心一般:“他本来该名垂青史的,但他是个倒霉蛋,偏偏遇到了你这种小人。”
“他的女儿被人抱走,折磨了十几年,最后死在了你府里。”
方启瞳孔一缩,眼球微微颤抖。
你不是人!
可是他现在早就发不出任何声音,只从嗓子里冒出来一些浑浊细碎的声音。
陶岚岚突然笑了笑:“所以你快点去死吧……”
她从怀中掏出一个瓶子,将里面透明的液体倒入他嘴中,强迫他咽了下去。
随后,陶岚岚收起了瓶子,又掏出了一块帕子擦了擦手。
方启的反应突然剧烈起来。
他开始浑身抽搐,没过多久,方启停止了抽搐,瞪大了一双眼里早就没了光。
他的瞳孔已经涣散了。
……
天保四年冬月二十之日,前宜妃毅然自北疆引援兵入京,意在廓清君侧之奸邪。
然待援兵到达时,陛下已遭方家逆贼之手,宜妃闻讯大恸。
可宗室凋零,几乎无一人能承大统,而国不可一日无君。
南门将军挺身而出,力荐宜妃以安天下。宜妃于南门将军之拥戴下,毅然登基称帝,以续大统。
此消息一出,朝中文臣皆惊,世家大族更是议论纷纷。
次日,方仪设宴款待群臣及世家之人。
宴会过后,众人竟然全然改口,对新帝之登基再无异议。
问及此事时,众人皆面色铁青,缄口不言。
天保四年腊月,方仪正式登基,临朝听政。
新帝借此良机,大力整肃朝纲,铲除朝中奸佞,朝野上下为之一新。
次年,新帝改元昭华。
昭华元年正月,文太后因文家贪墨军饷之事败露,羞愤难当,自缢于泰华殿。
新帝悲痛不已,下令厚葬太后,并严惩文家之罪,以儆效尤。
此事一出,京中人人自危。
元宵过后,南门将军奉命率军携粮草离京,以安边疆。
京中世家大族在这夜蠢蠢欲动。
次日早朝过后,蔡、君两家即被龙影卫抄出谋反密信,证据确凿,两家主谋皆被下狱。
此事一出,朝中局势暂得安稳下来。
……
京郊,陶岚岚坐在马车中,看向车外微服出巡的方仪,有些无奈:“不用再送了。”
方仪叹了一口气:“你当真是想好了吗?”
陶岚岚点了点头:“来到这里之后,我还没有去看过这里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方仪沉默片刻:“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
陶岚岚有些无奈:“前段时间我和他说过了,推迟了我们两个人的婚期,两年之内我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