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很累吧?”古古兴致盎然地问,“你说你是贵族,对吧?这种苦差事居然做得来,我敬佩你。”
“还好,有队员在路上互相照顾,帮助彼此,我不觉得有多艰苦。”
“你家里人允许你这么做?”古古问。
“其实不太同意。”董莉莉回答。
“果然。”古古笑起来。
董莉莉也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看她的模样,是和家里人做过不少斗争了。不过,在提到这件事时,那双眼睛露出的是努力得到报偿的欣慰,而非一事无成的晦暗,显然,她的斗争有结果,而且,结果对她来说还不错。
葛马在一旁听着,眼见话题要结束了,连忙插话进来,“我也去过很多地方,跋涉万水千山——”
男人的话没说完,一旁,刚才与古古打过招呼的老妇人倾身,加入了这场对话,“不好意思,无意间听到了你们的谈话,这位面容秀丽的小姑娘,你是血皑城的贵族?”
葛马被人们无视,有些沮丧地缩成一团,用双手环抱住自己,不再说话。
董莉莉听到老妇人的问话,坦荡地回答道:“是的,夫人,我是。”
“没想到那座大城市里的贵族还会来到甾染啊。”老妇人道。
董莉莉答:“甾染其实也很繁华,两座城市各有各的精彩之处。”
老妇人笑得挺开心,“这座城池里的男人啊,天天就知道打仗,练兵都练得冗余了,还是不知疲倦地练,好像怎么也停不下来似的。除了兵强马壮,还有贸易在咱们小经贸师的带领下茁壮发展,别的还真没有什么说得过去的地方了。”
古古撇了撇嘴,显露有些嗔怪的模样,“婆婆,你好歹也是甾染的人,心要向着这所城池啊。”
老妇人乐呵呵地笑起来,没有多少贵族架子,“我已经年老色衰,也没有多少日子可活,抱怨两句心情还能好点。”
古古不由有些感同身受。她又……何尝不想离开这里。那些不喜欢这座城池的人,早就远走高飞了,而那些暂时离不开的,也无时不刻不在想着离开这里。
甾染的文化,就如同老者所说,是贫瘠的。一个在战争中不断摧毁重建的城池,其遗留下来的文明,也就只有战争本身了。
“其实,兵强马壮,挺好的。”董莉莉说道,她垂着头,似乎想到什么似的,陷入了回忆当中,“军队是一座城市自保的根本,这点,甾染还是不要变化为妙。”
不知为何,董莉莉突然颇有感触的地说了这么一番话,古古不知道她经历过什么,只是看到她姿势局促,双手抱着自己的手臂,这显然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姿势,这血皑的姑娘像是联想起来了什么不好的回忆,因此而后怕着。
老妇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小姑娘,你……”
董莉莉抬起头,如惊醒一般,道:“啊!我一个外人说的太多了,甾染的事情还是应该由这里的人决定,毕竟我也没有在这里生活多久,自然是不知道具体情况的……”
老妇人笑容和蔼,并没有责备的意思,“你说的并没有错,甾染这个地方,把守着白鸣谷,北面是那个强大的摄文,南面呢,虽然现在和血皑、牧盟处于和平时期,但是啊,谁知道百年后又是什么样子。”
古古也应和,“是啊,谁知道呢,所以这里备用的战力都是必要的,而且,它也是贸易上不可或缺的一环。甾染以军事出名,所以,会有很多有实力的人慕名而来,他们不断往甾染聚拢,这个城池也就越强大。久而久之,就有其他势力和我们做买卖,从我们这里购买兵力,这也是甾染的资金来源之一。”
董莉莉若有所思,她问出一个问题,“甾染比血皑的实力要强,对吗?”
古古迟疑一声,她不知道董莉莉为什么要这么问,难道她在考虑两个城市交战的可能性?说起来,她是贵族,或许会把甾染的见闻带回给血皑高层,不过,看完阅兵仪式,恐怕只会带去震慑吧,震慑的结果,将是更多年的和平,这便是甾染的阅兵仪式的目的之一。
就算血皑发愤图强,奋起猛追,也不是甾染的对手。那座城市常年处于和平之地,没有甾染险要地理位置,也没有它奋战的决心。环境造就了人,也造就一座城市,向来活在和平中的人们,如何操练,也感受不到危机感。而正是这种危机意识,才让甾染一路存活到现在。
但也是这种紧绷的气氛,让它的城民无比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