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些为难:如果在实验中起不到作用,自己就会被要求离开航研所,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下次再有这样的机会,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方丽再次误解了他的为难:“你放心,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我们会做小规模测试,只有我和项目另一个负责人在场。不会让你们做什么太过分的事情。”
陆禾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觉得头痛得很。
方丽说:“三天后实验开始,持续一周。这几天你熟悉熟悉环境。对了,希文这几天也会住在这边。我特意把你的房间安排在了他的对面。机会难得,你们多交流感情。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来找我。”
好消息。进入航研所以后唯一一个好消息。
陆禾的眼睛亮了——这次是真心的:“谢谢方导!”
方丽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那我就不打扰了,好好休息。”
……
方丽走后,陆禾迫不及待地离开了自己的房间,敲响了对面的门。
没人。
只有冷冰冰的机械音提示:来访信息已记录。
好吧,不能操之过急。陆禾叹了口气,决定在航研所里溜达溜达。
航研所本来就不大,陆禾的可通行区域更小。他快速摸了个底,自己的活动范围在第三研究室到第五研究室,还有医务室、食堂、健身房、宿舍。航研所的生活设施是独立的,包括宿舍也不和中央区在一起。
总的来说,除了第一、第二研究室,还有领航局所属区域外,陆禾的通行还算自由。尤其是公共区域,那里人来人往,是个宝藏。
晚饭时间。
航研所的研究员们生活比其他研究院规律得多,从吃饭上就能看得出来。到了饭点,食堂里居然满人了。这在公共食堂可是很难见到的场景,因为研究员们都是想起来才吃东西,有可能在半夜,也有可能在凌晨。
人多,对陆禾来说是个好事。他非常自然地和其他研究员拼了桌。
航研所和外面的交流非常少,都是自己人,时间长了也产生不了什么八卦。所以希文·杜兰德,领航员的冷面少校指名要某个人参加他的实验,这件事早就传遍了整个所。
陆禾一落座,各种隐晦的眼神就从四面八方向他投来。
他没有急着和其他人搭话,而是默默地自己吃饭。
运气不错,同桌是一个健谈的大哥。他看陆禾似乎不太自在,主动开了口:“你是陆禾吧?”
陆禾从盘子里抬起头,乖巧地点了点。
大哥:“嘿,放松点。听说你是杜兰德少校安排过来的,那家伙跟个程序似的,可从来没亲近过什么人。我们都说如果人工智能当初继续发展,估计也就他这样了。”
同桌另一个戴眼镜的研究院轻轻推了大哥一把,提醒道:“别瞎说。”
陆禾笑了笑:“上个年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一直是让AI更加拟人,少校这种,可通不过图灵测试。”
大哥爽朗地笑了起来:“说的也是。哎,你是做什么的?”
陆禾回答:“以前是研究语言理论的,现在在六院做数据库。”
眼镜研究员转过头来:“你这跨度可大。这么年轻……我好像有点印象,大灾变之前ACL上有个做汇报天才少年。”
陆禾羞涩地抿了抿嘴唇:“是我。”
靠着过硬的专业知识,陆禾很快跟这一桌的研究员打成了一片。研究者的心里大多数都没什么弯弯绕绕,虽然涉及项目的不能提,但人际关系、研究氛围这些事他们都给陆禾讲了不少。
尤其是关于希文·杜兰德的。
关于他和少校之间关系的误会似乎出现了人传人现象,他们都非常热情地想要把关于少校的事情事无巨细地告诉他。
少校的脸上没什么表情,曾被怀疑过面瘫。
少校喜欢种田。这是那个最开始向陆禾搭话的大哥说的,被其他人斥为谣言。
少校的智商似乎很高,但军人听令行事,少校更是一板一眼到令人发指的地步,真是浪费了他的脑子。
少校完全没有朋友——他们那一拨“被试”都没什么朋友,彼此关系好像也不太好。大家都怀疑他们以前出自什么不可说的特殊部队,就像文艺作品里经常写到的那样。
这条比较重要。陆禾默默地记住了。
一顿饭吃得心满意足,陆禾回到房间,发现刚才饭桌上讨论的人正站在他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