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等你回家 > 第39章 汾河晚渡

第39章 汾河晚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做诗人何许人也?”

公元前113年,44岁的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来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时至秋风瑟瑟鸿雁南归,汉武帝的楼船在汾河玉带上汾河晚渡……

船上,君臣们举杯畅饮歌舞升平,刘彻望着夕阳西下、红霞满天、飞鸟归巢、人头攒动的汾河两岸,不禁感慨万分,于是,便赋诗做了这首词。

从此,“汾河晚渡”便成了古晋阳的八景之一。

接下来,淳于溷又演唱了明代诗人张颐的《汾河晚渡》----

[歌曲]“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

中流轧轧橹声清,沙际纷纷雁行起。

遥忆横流游幸秋,当时意气谁能俦。

楼船箫鼓今何在?红蓼年年下白鸥。”

张颐的这首《汾河晚渡》,脍炙人口;他也将太原古城的绝美风景流传了下来。古人赏景,除了自然风光之外,更多注重的是意境,正因为如此,张颐眼中的汾河晚渡,才那么优雅、经典和纯粹。

淳于溷的演唱,舒缓、别致,又极具诗情画意。

伴着悠扬的歌声,人们举目眺望----石坊矗立,庄严凝重,碧水清涟,飞鸟归巢,夕阳西下,红霞满天,呈现了现代“汾河晚渡”的生态之美!

沉醉其中的人群里,走出了一位“学究”模样的老者,只听他吟诗道:

“汾水流逝云满天,脑畔依稀渡古船。

码头闲弃成标志,空载晚霞下西山。”

老学究来到淳于溷的身边,坐定后,却非谈诗文,而是聊起了时局下,人们共同的疑问:“有道是,500年出一圣人【1】,700年出一伟人。淳于先生,这每700年出现的伟人----汉武帝、唐太宗,还有忽必烈,都与太原有关。在先生看来,自元朝至今的700年里,能否还会从咱们太原,再出一位伟人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