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一大早,叶云安就被许方林低声唤醒。
听他说水已经来了,路也已经重新修好,他先去镇上买白糖和玻璃罐。
叶云安胡乱回了几句,就又昏睡过去,直到门外传来敲门声。
原来是许方林还通知了孙婶子过来。
叶云安赶紧从床上滚了起来,简单套上衬衣。
“来了!”他跑去给孙婶子开门。
“我听方林说,你找人帮忙是吧?”孙婶子笑着说。
“对。”叶云安侧了侧身,让孙婶子先进来,然后给她看了看院子里的景象。
“主要就是把这些杏子洗干净,均匀切成四块。”他第一次雇人干活,给的工钱也不多,有点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我自己实在干不完了。”
“之前就听你说要做生意,没想到这么快就能铺开了。很不错嘛。”孙婶子环顾四周。
“就是尝试一下。对了,许方林跟您讲工钱了吗?”
“嗯,他说了。两毛一天,计时不计件,干完你给钱。”
叶云安顿时有种周扒皮的感觉,一天两毛钱,他都有点不好意思提!
不过既然许方林都说可以,孙婶子也没有意见,应该这就是打零工基本的工资水平吧……
他红着脸,给孙婶子安排好板凳,还给她倒了几杯茶水。
他们是按照计时来算钱,但是孙婶子依旧干活特别麻利,很快就熟练起来。
“孙婶子,你回家的时候多带点杏子回去,管够!”
“哎呀,不要不要。”孙婶子赶忙摆手,“今年这杏子吃的够多了!”
叶云安想到之前自己冒酸水的感觉,也崩不住笑了出来。
叮嘱了几件注意事项之后,他就去厨房忙活后续的工序。
蒸杏需要烧火,厨房里很快就飘满了水蒸气,只在里面稍微活动一下,就热的满头大汗。
叶云安每次把蒸好的杏子端出来,都觉得跟进了空调屋一样,还好不需要一直在厨房盯着。
然而,把一锅杏子蒸好之后,码在盖帘上,才能蒸下一锅。这样的话,家里的盖帘根本不够用,顶多铺两锅的量。
叶云安抿了抿嘴唇,还真是不干不知道,一干全是问题。
孙婶子见他停在廊下,看着桌上刚蒸出来的杏干发呆,疑惑道:“咋了,怎么歇了?”
刚好她问,叶云安就想开口问能不能借几个。
不过还没来得及说,他转念一想,就算是把全村的盖帘都借过来,都没用啊。
“没事。”叶云安还是决定不麻烦孙婶子,先自己想办法解决。
他去厨房兜了一圈,最终眼神落在了几块白布上。
良家庄的习惯和他曾经的老家比较像,蒸包子馒头的时候习惯在地下铺一个笼布,许方林家里也有几个。
如果在地上铺张塑料布,再铺上干净的笼布,既可以晒杏干,又不用担心有沙子混进去影响口感。
笼布不够,也可以去村里的门市部截更大的。
他刚想出办法,许方林那边也回来了。
“方林回来啦。”
“孙婶子,早啊。”许方林打了个招呼,提着两个大的编织袋进门。
“这是倒腾的什么。”
编织袋的口没有完全封紧,孙婶子看到里面晶莹剔透的玻璃罐罐,十分好奇。
不是做杏脯卖吗?也没什么稀奇的,怎么会用到小玻璃罐。
许方林拿出两个玻璃罐,一个递给叶云安检查,另一个也给孙婶子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