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绾绾努力平复情绪不想让萧沐看出自己的异样,她松开萧沐,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只是看到你...这么认真,我很高兴。”
萧沐:“...这样啊。”
后半夜,张绾绾难以入眠,月光如水,散落在她清秀的脸上,映衬出一丝伤感之色。她情不自禁的快速移到萧沐的被窝里,紧紧抱住她的腰。
“绾绾?”萧沐被这一举动弄醒,有些疑惑。
张绾绾只是默默地将头埋在萧沐怀里,闻着熟悉的气息,感受着那份难得的宁静与温暖,渐渐入睡。
……
中秋之夜,南都城灯火通明,犹如白昼。
主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城中小贩们沿街叫卖着各种小吃和玩物,糖葫芦、糖人、泥人琳琅满目;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挂起了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灯笼,烛光透过精致的灯笼纸,洒下斑驳的光影,为整座都城增添了几分浪漫。
放灯祈愿是南宋习俗,今日家家户户都准备了天灯,人们会在灯上写下祝福语,然后放飞手中的天灯,天灯则带着他们的祝福飘向远方,消失在浩渺的夜空之中。
萧沐一家也早已踏入城中游玩,阿秀和张绾绾早已在天灯上写满了祈福平安的吉祥话语。而萧沐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她手中的天灯依旧干干净净,未留一字,她的目光时不时望向远方。
阿秀注意到萧沐神色异常,轻声问道:“沐沐,你在看什么?”
萧沐回过神来,微微一笑,道:“娘,我在等一个人。
张绾绾闻言,问道:“等谁?难道是...”话语未及完全出口,她的视线便捕捉到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
与此同时,萧沐也注意到了那个身影,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欣喜,随即化作轻盈的步伐朝着对方跑去。
“姐姐!”萧沐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泉水叮咚,在喧闹的人群中显得格外清晰。她喘着气,面色涨红,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言语中满是激动。
张绾绾看着这一幕,有些吃味,仿佛是什么东西被拿走了,让她既失落又无奈。
南宫知秋身着淡雅的青绿色长裙,手中提着一盏精致的天灯,灯面上绘着吉祥的图案。她朝萧沐走来,步态轻盈而优雅。
一朵烟花忽然绽开,仿佛是星辰的碎片在夜幕上洒落,绚烂的光芒瞬间撕破了夜的寂静,将整个苍穹渲染得如梦似幻,也照亮了南宫知秋窈窕身姿,她仿佛一位从画中走出的仙子,美得让人屏息。
南宫知秋抬头看了眼烟花,随即看向萧沐,眼中满是宠溺,两人相视而笑,仿佛这一刻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下来。
两人早已约定一同过中秋。南宫知秋礼貌地向阿秀和张绾绾打过招呼后,便被萧沐拉到一处空旷且人少的河岸边。
河面上,一艘艘装饰华丽的游船缓缓驶过,船上的人们或饮酒作乐,或吟诗唱曲,歌声与笑声交织在一起,河岸边,微风轻拂,水波粼粼。
南宫知秋的长发随风轻舞,裙摆也随风摇曳,与这夜色融为一体,美丽而动人。
萧沐不禁看呆,回过神来,她轻轻一笑,神秘地晃了晃手中的天灯,说道:“姐姐,你看我给你准备了什么?”说着,她缓缓将那盏洁白如雪的天灯举了起来。
南宫知秋看着萧沐手中的天灯,有些疑惑。
只见萧沐从袖中取出笔墨,蹲下身来,指节分明且纤细修长的手指轻轻握住笔杆,她凝神聚气,提笔便在天灯上挥洒起来,一笔一划,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字迹清晰而优美,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
不一会儿,四个苍劲有力的字便跃然灯上——“南宫知秋”。每一个字都写得极为好看。
萧沐放下笔,双手合十,闭上双眼,默念心中所愿:“愿姐姐岁月静好,平平安安,永无烦忧。”
萧沐缓缓睁开眼睛,拿起天灯的一端,轻轻地递给南宫知秋,拿出火折子,示意着她一同放飞这盏天灯。
南宫知秋凝视着天灯上那四个字,心中涌起难以言表的感动。看这笔锋,一般人没个大半年可练不成,可一月前萧沐还大字不识,如今居然能将自己名字写得如此之好...这不单是字,更是萧沐对自己的情意。
南宫知秋心中最柔软处,被萧沐这么不经意间触碰了一下,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溅起层层波澜。
随着天灯的缓缓升高,南宫知秋心中喜悦也随之升腾,仿佛与那天灯一同翱翔于夜空之中,让她感到温暖与幸福。
南宫知秋眼前逐渐变得有些模糊,是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望向天灯远去的方向,轻拭眼角泪水,左手情不自禁的牵起萧沐的手,两人并排而立,手心相贴,十指相扣,感受着彼此手中的温暖。
“萧沐,我很开心,有你真好。”
“我也是,有你真好。”
后来,在北炎的十个中秋之夜,萧沐独自饮酒,宿醉时,总能想起这晚的天灯,想起这时的河岸,想起南宫知秋手心的温度...南宫知秋成了自己的执念,心中所愿,其实很简单,但又不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