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逐梦西海岸[迈克尔杰克逊MJ同人] > 第29章 迟来的正义(三)

第29章 迟来的正义(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这之后,很多你的粉丝开始加入了游行的队伍,一开始他们只是抵制太阳报和Wacko Jacko的称号,现在他们在质疑媒体的公正和真实性。”Frank拔高语调,“你知道现在聚集在门口的粉丝在喊什么吗,他们在喊‘F-U-C-K the press,Michael you are the best’!”

歌星骤然抬起头,扬了扬眉毛,仿佛不敢置信一般瞪着他,随后笑出了声,“Wow,这听起来像是在做梦!我一会要去看看他们,希望有人能足够大方给我一个牌子留念。”他叉着腰,眯起眼睛,做了个搞怪的表情,“我要把它放在我的房间最显眼的位置,我打赌母亲不会喜欢!”

Frank并没有过多在意男人的话,他沉浸在自己的想法里,来回踱着步,“Lilith Green is a fucking genius!”他摸了摸头顶,有些语无伦次地掰着手指说道,“首先,将你被称作Wacko Jacko这件事和近期的种族歧视游行捆绑,我是说,这当然完全正确,Wacko Jacko的确是典型的种族歧视事件,但是她是怎么把媒体和语言暴力挂钩,又是怎么把语言暴力和肢体暴力上升到同一个高度的,Damn,这太天才了!”

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支雪茄点燃,深吸了一口,试图平缓自己过于激动的情绪,“Wacko Jacko这个称号一旦和种族歧视挂钩,尤其是以这样大张旗鼓的方式,它一定会很快消失在大众的视线,我们甚至不用做出任何回应。没有人愿意这样明目张胆的踩底线。”

他吐了一口烟圈,继续说道,“第二,”他伸出两根手指,“所有人都知道政府和警察蜀会在近期作出回应。游行发展到了尾声,民众的愤怒也快发泄完了,只等他们表态,事情一般就结束了。在这个时候将你的这件事扯进来就意味着媒体也一定会向你道歉。想想吧,只要媒体不表态,游行的群众就没有全部被满足,而政府不会让这件事在他们已经发声之后继续发酵。无论如何,太阳报一定会低头。”他咧着嘴,仿佛胜券在握,“而第三,你已经听到了,人们已经开始质疑媒体的真实性,他们会开始猜测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编造的。这不但给你制造了话题度,同样也带来了澄清谣言的一次绝佳的机会。”

事情的发展也的确正如Frank所预料的那般。随着Edmund Perry和Calvin Johnson案件的开展,政府和警察蜀在两个星期后终于站出来表态,声称他们会确保公正的法庭判决并严惩警察暴力。

紧接着,太阳报在遭遇了数周的严重滞销后,也终于顶不住压力,为之前的言论向歌星道了歉。

太阳报道歉的消息在隔日登上了纽约时报的头条,文章中除了斥责媒体种族歧视的行为,还用粗体字突出了MJ对于此事简短的回复:“I'm not a Jacko,I'm a Jackson”,并声称歌星为此“伤透了心”。

原本他们都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不曾想一位研究种族问题的哲学家Leonard Harris在这时刊登了一篇论文,以T太阳报对于Michael Jackson的称呼以及其被媒体刻画的形象为例,探讨种族歧视造成的隐形预设与知识偏颇。

其中,他将MJ与其他诸如David Bowie等白人歌手在媒体中的形象对比,并指出了媒体一贯对于白人宽容的态度以及对黑人的恶意,“David Bowie在Ziggy Stardust时期穿着高跟鞋浓妆艳抹的极具颠覆性的形象被称作“艺术性的”,而在十四年后的今天,他们无法忍受Michael Jackson的长发和整容后的鼻子。”Harris补充道,“正如我们看到很多关于白人是动物爱好者的报道,而同样的行为放在Michael Jackson身上,他就成了怪胎。”

Harris的论文在学术界和社会层面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评论家和学者加入探讨,提倡拓宽种族歧视的界定。更有数篇论文阐述媒体与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密切的关系。这也将越来越多来自学术界的注意力引到了此次事件中。有哲学家更是站在认知偏颇的角度延伸Harris的论点,探讨无罪的无知的边界到底在哪。

这直接导致多家曾经大肆讽刺抨击黑人艺术家的媒体如履薄冰。为了重获读者的信任,和种族歧视的标签划清界限并在这场媒体信誉危机中站稳脚跟,一贯钟爱泼MJ脏水的记者们都纷纷偃旗息鼓。有的甚至开始沿用“最伟大的艺人”的称号形容MJ。

Harvard传媒学教授Elizabeth Lunbeck在其最新关于公关策略的探讨中,将Lilith Green对于Wacko Jacko的发言评价为最完美的一次公关,并用大篇幅点评了她完美把握时机以及对关联社会事件的巧妙运用。

而在一场被多方评价为完美的胜仗的背后,Lilith Green有些头疼的看着办公桌上一厚摞采访邀约,“我真的没什么可说的,能不能都拒绝掉?”她抬起头,看向对面站着的Green基金的公关负责人,“Harvard教授都说我做了一场最完美的公关,你相信我的决策没错的。”她半开玩笑的说道。

“Sure,”站着的中年女人推了推黑框眼镜,背在身后的手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张纸,她将轻薄的纸张放在邀约的最上方,拍了拍,“既然你不想做采访,那就这个好了。”

女孩皱着眉看过去,“你是不是一早就想让我选这个,这是什—”在看清上面的字样时,她不敢置信一般猛的抬起头看向对面一丝不苟的女人,“这不可能,你知道我不想再吸引更多注意力了,我也不想做公众人物。”

只见纸张最上方印着The Times Magazine的字样,而在正文的第一行是用粗体字标着的“封面:Lilith Green—Miss Americana”。

“你之前的发言太容易被歪曲,质疑你利用公共事件为公司的艺人谋利。一旦暴露出任何关于你的丑闻,这一切都会被翻出来加以恶意揣测。之前你一直在媒体的雷达之下,而现在你动了太多人的蛋糕,很多人在找关于你的爆料。”女人点了点桌面上的纸张,“但是它能帮助你站在历史书上正确的一侧,你需要一个好名声。”

年轻的女人仿佛要将眼前的纸张盯出一个洞来。她低着头,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半晌没有出声。

“只有一个封面,没有采访?”在许久的沉默后,女人终于开口道。

“没有采访。”

女人长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的妥协道,“成交。”

在她说出这两个字的时候,她并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决定会对她的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然而即便当她在数年后回想此刻的决定,她也想不到任何更好的选择。

人仿佛永远都有选择,就好像在她办公桌上供她挑选的一摞采访邀请以及可以拒绝所有邀约的自由权利。但是当你回头看时,你会意识到这些选项的存在只是假象—你一定会选择那个最优选。而人的行为因此也变的可以预测也有迹可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