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广跳完,擦了擦眼睛,感觉有些懵懵的,拿着毛巾就往余庆丰身边走。
还没等到余教练说话,就听见场馆里播报裁判打分。
清一色的9分。
最终这一跳总得分是56.7分,虽然总分不高,但这一跳总分也才63分,已经是一个接近满分的动作了。
对于低难度的动作,裁判打分往往也会更加严格,毕竟在其他选手都能够有更高的成套动作。而对于低难度动作的选手来说,如果都不能做好,那肯定就会在裁判眼里是综合实力不够高的,进而会判定的更为严格。
“这一跳很不错,而且几乎挑不出毛病,如果要说问题,那估计就是你助跑的时候,感觉你还是有点着急,别那么快,先想想动作,然后再开始也不晚。”
余庆丰乐呵呵的,“没事哈,我们下一跳继续努力。”
“知道了。”
这一轮结束后,虽然姜广的发挥相当好,但还是输在难度上,排名没有变化。
紧接着就是第四跳,他选择的是不太有把握的二组,但动作难度比较低,203C向后翻腾一周半抱膝,难度系数只有1.9。
之前这个动作上跳台也就是在五米就能做,十米的二组动作一般最少也要翻腾三周半。
因为只有一周半的翻腾,姜广几乎不觉得有什么压力,起跳翻腾,短短的一周半,也几乎不需要他有多么有力的起跳高度。
毕竟他的翻腾速度几乎能够抹平高度的不足。
立定起跳的动作,几乎在七米台往上的位置就翻腾完了,剩下的时间都能用来处理入水。
依旧是一个看上去相当舒展的二次打开的动作,只不过入水最后还是角度有细微的偏差,视觉上会觉得不够垂直。
但水花还是处理的不错,总体上也能算得上是个相当不错的动作。
最后实得分是三个7.5,毕竟是低难度的基础动作,裁判会对每个扣分点都把控的很苛刻。
因为动作难度的关系,最后得分是42.75分,余庆丰拍拍他的后背,嘴角的笑很灿烂,“没事,很好了。”
之后的两跳是四组的405C(向内翻腾两周半抱膝)和六组的624C(臂力动作向后翻腾两周抱膝),难度系数都只有2.5。
四组的向内跳水同样需要克服对于跳台的恐惧,需要起跳后有一定的远度,才能避免脑袋磕在跳台上。
姜广这个动作练习的比其他动作都少一些,做起来会有心理压力。但上场前,于冈给他说了动作要领,也不停鼓励,这会儿也放心不少。
起跳的高度非常高,非常显而易见的就能看出他起跳是相当有力的。
这一跳最后每个环节都没什么大毛病,中规中矩,裁判最后实得分是三个8分,这一跳总共60,是所有动作里总分最高的一跳。
轮到最后一跳动作时,前面9个人的分差都不大,最大的分差也不够二十分。反而是姜广与第九名就差了几十分。
他心态好,也觉得正常,想着就剩最后一跳就能结束了,乐乐呵呵的上了跳台准备。
六组的动作,需要倒立,同时也就需要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和上肢力量都不能差。
之前练六组时,姜广总觉得害怕,毕竟在十米高的台子边缘倒立,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掉下去,心理压力很大。
但跳水打分是从你站上十米台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如果在台上出现问题,自然就会被扣分。
姜广倒立时,第一次有些紧张,手掌心受力不够均匀,不小心一歪,就没倒立成功。只能开始第二次倒立,虽然是规则允许的情况,但裁判在打分时会根据动作的原本得分的基础上扣两分,也就是这个动作姜广的起评分就只有八分。
虽然有压力,但第二次还是顺利不少。
臂力动作的发力是依靠双腿向后倾倒,腿部和腰腹同时发力后,紧接着再完成动作里的翻腾。
由于倒立的失误,这一个动作也只拿到了三个4分,总分也只有30分。
最后六跳的总成绩是278.85,如果要和国际上比较,这个成绩可能连市跳水比赛都排不上名次。
虽然最终排名在最后一位,但余庆丰和裁判交流时,提到姜广仅仅只学了半年时间,所有人都一致认为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完成度了。
回到跳台后时,于冈都做完了热身动作,看见姜广毫不吝啬的竖了竖大拇指,“未来的十米台之神,恭喜完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