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是这样的话,莫丽苏倒觉得没意思起来,人设想改就改,哪里有真实人物的感觉呢。
“那个……莫姑娘,你是本王的客人,但若是长留在本王这里,未免对莫姑娘你这个未出阁的姑娘名声不好,若是姑娘打算成家为自己谋个去处,只管告诉本王,本王一定会尽心安排的。”
项永安知道自己不能再将莫丽苏留在自己身边了,她不是自己的心悦之人,但却同自己心悦之人长着完全一样,他真害怕自己会移情别恋。
即便长着相同的面容,也不会是同一个人,就如他和自己的哥哥项永昌一样。他心悦的女子只有莫浔儿,也只能是她。
项永安的这番话,一下子浇冷了莫丽苏发烫的脸颊,什么系统修复人物bug,这分明就是要赶自己走。
“此事多谢王爷记挂,但是民女暂时还没有这打算,或许过个一年半载的,就有了离开的念头了。”莫丽苏有模有样地给他行了一个古代女子的礼,然后头也不回地往自己的住处方向走去。
一路上,莫丽苏越想越气恼,小声说道:“放心吧,等在这里呆满一年,老娘自然回去,好像谁稀罕在你这里呆着呢。”
项永安一直站在原处,哪怕是莫丽苏的身影已经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他也依旧没回去,拿起那只他搁置数回的笔。
他很纠结,他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对是错,也许老天是可怜他的一片痴心,所以才让这个莫姑娘出现在他面前。
可是此“莫姑娘”非他心中的“莫姑娘”,再者,莫丽苏也并非是件物什,她亦有自己的喜好,若她在知晓实情还愿意留下来的话,那是最好不过,但倘若她有自己喜欢的人,那他还是想着成仁之美的好。
这番打算其实他早有了,只不过今日机缘巧合之下,他决定说出来而已。
翌日,例行朝会结束之后,项永昌单独将项永安留下来陪自己进膳。
二人平日朝堂之上是君臣,私下多是手足情深,虽然自项永昌登基之后,项永安因为身份多少比之前多了些敬重,但项永昌却一如既往地视其为最亲近的人,并未因身份的改变而居高临下地对待自己的兄弟。所以,留项永安在宫中用膳也不过是平常之事。
吃饭期间,项永昌像是无意聊起一般,问起了莫丽苏:“王弟,那个莫姑娘你是如何打算?是打算将其收入府中做你的侍妾,还是准备将她送出去,另行安排?”
被自己的兄长这么一问,项永安执箸准备夹菜的手悬停在空中,虽然他并没有将莫丽苏当替身的打算,可是真当兄长问出时,项永安却心里不是滋味。
他当然知道自己的兄长多喜欢他的贵妃,若不是念在杨皇后及其家族当初在兄长继位时立下汗马功劳,助其除掉当时的皇长子,只怕这皇后的位置都要给她了。
朝臣觉得贵妃乃是一个亡了国的公主,不应得到如此的偏爱,但项永昌依旧我行我素,对莫贵妃依旧一味地专宠。
自己哥哥这么“随口一问”,项永安却是忍不住有了顾虑,一个同自己心上人一模一样的女子出现,任凭谁都不可能把她无视。
项永安忍下心中的顾虑,自认为兄长提及此事不过是忧虑自己的婚事,自己这把年纪还没娶亲,为兄长的考虑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是自己多想了。
他从容地夹起自己面前盘子里的菜,然后将其夹到自己的吃饭的碟子中,然后将筷子放下,笑着回道:“皇兄,此事我已经过问过了莫姑娘,若她愿意留下我便将其留在府中,若是她想婚配嫁人,那么我就奉上丰厚的嫁妆,也算是不枉这一面之缘了。”
项永昌摇头一笑:“你把她拘在你府上,她如何能碰上自个儿的如意郎君?不如这样吧,你把她叫过来,问她愿不愿意进宫?她本就同贵妃长得一样,如若她愿意,我只对外宣称贵妃并非死于火中,而是流落在外,现已被寻到……”
“不可……”项永安听闻兄长要将莫丽苏接到宫里忙阻止道,“莫姑娘生于民间,只怕不习惯宫中的繁文缛节。”
他这话说得太过焦急,以至于回话行礼时自己的宽大衣袖将放在食碟上的筷子扫拂在地。旁边眼尖的太监急忙捡起扫落的筷子,命人换上一双干净的,整齐地摆在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