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了,这是第一步,领带的宽端要放在你的右边,窄端在左边。”陆筝边说边示范,她的手指轻轻一转,领带的两端便交叉在一起。
钟承翊站直了身体任由陆筝摆弄,他的目光紧紧跟随着陆筝的动作,似乎想要把每一个细节都刻在脑海里。
“然后,宽端从后面绕到前面,再从领口下面穿过来。”陆筝继续指导,她轻松地完成了这个动作,领带开始呈现出一个漂亮的形状。
“最后,宽端从前面绕到后面,再从刚刚形成的环中穿过来,轻轻拉紧,就完成了。”陆筝说着完成了最后一个步骤,一个完美的领带结出现在钟承翊的领口。
“看,就是这样。”
“嗯,看起来挺简单的。”钟承翊摸了摸领带结,随口说道。
陆筝一下子拍上他的手背,把他的手打下去:“学会了是吧,那就自己来。”
说着就要把刚系好的领带重新扯松,钟承翊连忙阻止她,抓住了她的手腕:“都系好了就别折腾了,下次我自己来。”
陆筝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反驳道:“我系的我都不嫌折腾,放手。”
“放手”两个字咬字无比清晰,尾音稍稍拖长。
钟承翊败下阵来,但他还是没有放手,反而轻轻用力:“其实我没认真看。”
“下次,下一次我肯定好好学,我保证。”
陆筝眉头微蹙,觉得既无奈又好笑:“你是在耍赖吗?”她轻轻挣了挣被握住的手腕,却发现对方并没有松开的意思。
“你教得那么认真,我如果一下子就学会了,不是显得很没有技术含量。”明明是开脱的话,钟承翊的表情却十分认真,陆筝更想笑了。
打个领带要什么技术含量?
“我发现你说话真的很有意思。”
“好吧,这次放过你。”陆筝说着,最终还是妥协了,没有将领带解开。
这个人有时候真的很像小孩子。
陆筝已经无法把她印象里的钟承翊和电视上报纸上的钟承翊联系起来了。
“我会记住的,你也好好记住,下——次。”
“好。”一个字,带着十分的认真,仿佛是在对一项重要任务做出承诺。
陆筝又挣了挣自己的手:“可以放了吧。”
两人之间的小插曲被现场的热闹淹没,但仍旧有眼尖的记者发现了华点,那是央视五台的体育记者刘冠廷,他是乒乓球项目的专项记者,和国乒队也是老熟人了。
当晚,结束了一天工作的陆远鸣回到家里,开始在电视上收看央视五台推出的专题报道《点将鹿特丹》。
「女播音员:在今天中午的时候,中国乒乓球队一行31人离开了国家体育总局,踏上了鹿特丹世乒赛的征程。」
「男播音员:中国乒乓球队此行的目的就是包揽世乒赛全部5个单项的冠军。」
「解说词:原定中午11点出发,提前一个小时,公寓门口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对于平时穿惯了运动服的队员们来说,要打好领带还不太容易。」
「解说词:教练吴松青在给程启介绍着打领带的要领,女队的小将陆筝也在给钟承翊示范教学。」
陆远鸣靠在沙发上,手里拿着遥控器,眼睛盯着电视屏幕久久不动。
他的心里五味杂陈,既有对女儿成长的认可,也有那么一点老父亲特有的不得劲。
他记得陆筝小时候总是好奇地看着他打领带,那时候的她会兴奋地拍手称赞,然后拉着他的手要求再试一次,如今,她已经成为了国家队的一员。
为国出征,和队友们相处融洽,这让陆远鸣十分欣慰。
而她的打领带技能和耐心也用在了队友身上,这就让陆远鸣有点吃味了。
从前陆筝只给他打领带。
“钟承翊。”陆远鸣默默念叨,然后拿起手机给陆筝发了一条信息。
电视上,李国伦的发言掷地有声。
「解说词:老有汪克明、冯励,中有汪华,还有冯戎、钟承翊这样的年轻选手,可以说,中国男乒目前处于一个非常具有优势的状态下,不过主教练李国伦却有不同的看法。」
「李国伦:中国男乒现在看上去人才济济,但是像08年时能真正值得信任的人,还没有完全出现。所以我们还是要通过世乒赛这样的大赛检验队员。」
「李国伦:因为我们现在也面临着新老交替的时候,年轻队员在大赛中还没有建树,我们的小将必须通过这样大赛的洗礼,抢班夺权,才能真正成为优秀的选手。也希望老将让大家看到鼎盛时期的最佳状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标,但都是想用世乒赛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