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塔》上映第一天,市场反应热烈。
由于定位是商业片,《斜塔》的节奏和主线很明显,在讲好故事的前提下,剧组全力为大家奉上了伊森的故事。
开头的惊悚,中途的轻松欢乐,最后的反转和舒爽,种种情绪不断变化,观众的心情跟着影片的进程而波动。
两个半小时的影片,欢笑与痛骂交织,轰然倒塌的酒店刚让观众舒爽不少,满意离开电影院的他们,看见网上评论时又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他们看的到底是同一部电影吗?他们是不是走错了播放厅?
观影人群的想法不同,对于影片的理解不同,这就造成了影片上映后的诡异现象,观众和影评人吵起来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解答,观众认为这就是一个怪异孩子由恶变善,找到人生目标,想要成为英雄的故事。
而影评人眼中这是一部讽刺资本与英雄主义的反英雄主义片子,讽刺嘲讽一绝。
影评人和观众各说各有理,越争越上头,上映当天就开始的争论为电影吸引无数关注。
由于政策影响,近两年好莱坞大片能登上内地的机会少之又少,华纳这次可谓下了血本,而《斜塔》不负他们期待,市场表现绝无仅有的好。
比起带有教育意义或悲情色彩的电影,大部分人走进影院的初衷,或许只是希望获得一场轻松欢乐。
当然观众表示类型其实无所谓,只要拍得好他们都喜欢,百花齐放的院线才是最棒的。
而比起国内引进对部分画面进行了调整,国外的原版本将部分残忍画面展现的更为淋漓尽致,从实验室到墓地,画面更为全面和凶残。
电影拍得太好对电影公司是好事,对有些公司可就不是好事了,这些年的疫情,各大医药公司所作所为大家可是有口皆碑,许多事经不住联想,尤其那句所谓“没有市场就创造市场”,民众对此反应十分剧烈。
所有人都没料到,《斜塔》的热度竟然掀起了新一轮游行,民众要求调查医药公司的提案,让疫情期间大发横财的医药公司迎来了巨大公关危机。
各大医药公司恨不得暴打华纳八千遍,华纳自己也没料到还有这事,但自己凭本事赚钱怕什么,他们选择装死。
群众越骂电影热度越高,热度越高票房越高,为了赚钱不就是挨骂,不寒碜。
爆棚热度让电影票房节节攀升,遭受疫情剧烈冲击后的电影市场,似乎终于看到了一针振奋剂。
首日北美票房9500万美金,大陆首日票房3000万美金,韩国首日1000万美元,刷新韩国影史首日票房纪录。
随着次日口碑热度的攀升,北美和大陆票房节节升高,依据各大数据机构预测,票房破10亿是早晚的问题,《斜塔》的目标是冲击那众多影片可望不可及的数字20。
部分媒体持续跟踪着影片市场表现,部分媒体的重点已经转移到影片本身上来。
《斜塔》的剧本绝对称不上完美,甚至它的设定背景本身就存在漏洞,越是庞大的世界观越不可能不存在漏洞,但只要不影响观影感受,观众就能接受。
诺兰的风格也一向容易被人吐槽,他的作品经常会被观众吐槽看不懂,就像本次影评人与观众的分歧,两方都觉得自己说的才是对的。
但不可否认《斜塔》毕竟偏向商业方向,本质上伊森的主线与其他超英并无太多区别,也就是所谓做善事,与坏人抗争而已。
问题出在主人公伊森本身性格的复杂和背景的复杂,大大加剧了剧情的复杂度,也加深了故事的人文社会属性,所以最终的故事呈现了多样化转折,人物的矛盾诡异特性得到一点点展现。
这是一部冲奖片,虽然确实是商业片,但也是一部冲奖片,按照影评人的说法,这是一部独属于季林夏的冲奖片。
又善又恶,又疯又颓,追求有趣的家伙却偏偏是世界上最无趣的人,他不是被现实一点点逼上疯狂的小丑,他是本身的疯狂被套上名为有趣的枷锁,本性为恶却自甘束缚进名为“善”的枷锁。
疯子好演,被束缚的疯子不好演。
斜塔这个角色,已经足够复杂足够考验演员的实力。
观众或评价《斜塔》是神作从剧情到配乐都是完美,或评价《斜塔》故作玄虚,既然是商业片好好讲故事就行了还夹带那么多私货,但所有人都承认,季林夏是个好演员。
媒体高呼本年度影帝强力竞争者已经出现,华纳正急着和安德鲁商讨下一部影片。
《斜塔》的商业价值已经证明,对于DC系列运营稀烂的华纳而言,这个角色说不定能成为救命稻草,想想看,把他和小丑放一起刺不刺激,话题性够不够强?
已经开始畅想未来的华纳报出天价片酬想要打动安德鲁,安胖子表达了感谢的同时,也只能很抱歉通知他们,季林夏要入伍了。
或许华纳可以考虑更换主人公,他们绝无意见。
诺兰明确拒绝第二部的拍摄,季林夏表示要入伍,看着白花花的票子从眼前飞走,华纳简直心如滴血。
而热点中心横扫各大媒体话题的季林夏,此刻已经在《王冠》剧组。
防弹的团体活动并未暂停,但今年年末公司没有让他们出席颁奖典礼的计划,原定年底的巡演由于场馆申请问题被推迟至明年,在此期间成员们可以专心准备solo专辑。
没有专辑要准备但欠了一大堆拍摄的季林夏,在HBO催生催死的电话下,直接带着闵玧其进了剧组。
一听说季林夏2023年要入伍的消息,
HBO急得都快疯了,《斜塔》刚结束就把人薅了过来,加钱加薪批经费,赶紧拍!
闵玧其现在只要听见“季林夏拍戏”这几个字就头疼,为了不让自己更头疼,他决定跟着去。
《王冠》剧组表示热烈欢迎,甚至再次给他准备了专属制作室工作。
至于HBO,他们现在只想快点把《王冠》拍完,别的不重要,再拖下去季林夏的片酬,他们也要承担不起了。
《斜塔》上映再次证明了季林夏夸张的票房号召力,在如今影响力大为衰退的好莱坞,他已然成了热点话题中的传奇人物。
如果不是季林夏是亚洲人,但凡他有个美国国籍,现在的他绝对会成为好莱坞代表之一。
他已然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那么开始头疼的就是各大制片公司,每次见到安胖子的报价,各大公司都得猛吸一口冷气,想想他的片酬,心疼钱的HBO现在只想快点拍完。
《王冠》之前已经拍了六季,预计要拍摄九季,原本安德鲁觉得八季就可以结束,经HBO好言好语相劝还是决定增加一季让故事更圆满。
《权游》的前车之鉴放在那里,对于《王冠》HBO可是非常上心,还好《王冠》的编剧是安德鲁和他老婆,大大减少了暴雷概率。
从2021年底拍到了2022年,结束第七季的拍摄,第八和第九季预计下半年开拍,而这段时间正好用于防弹的巡演。
就在季林夏忙得晕头转向还得搞副业的情况下,颁奖季悄无生息来临。
诚如《斜塔》上映后各大影评人和媒体预测,2022年的影帝评选,季林夏属于强势领跑。
按照各大菠菜机构的预测,即便他是个亚洲人的情况下,他的赔率也在所有竞争者中垫底。
受不可抗力的影响,2021年全球影片整体质量明显下滑,实在是电影小年,不是评委不努力,也不是观众和影评人不努力,真的是优秀的作品真的不多,竞争着实不激烈,导致突出者被体现的的过于突出。
市场票房上《蜘蛛侠:英雄无归》和《斜塔》强势领跑,前者超级ip三代齐聚最终拿下了19亿全球票房,后者没有ip加成情况下,全球票房最终达到了达到了18.5亿。
别说华纳疯了,各大制片厂都疯了,原来以为季林夏之前的票房号召已经够离谱,结果让他真拍个商业片,才发现还能更离谱。
按照粉丝的话,季林夏现在可以一打团了,当然这是夸张表述,当个笑话而已。
但语言可以包装,数据不会说谎,市场的反响不会骗人,《斜塔》的成绩所有人都能看见。
而季林夏的演绎,大家也都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