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故事,备位储君的公主会在封号前加“极天”两字,以示与其他公主有别,并凌驾于其余宗室之上。
所以玉启完整的封号应为“极天显荣公主”,平时大家也就以“显荣公主”称之。显荣公主为表自己不忘本,特意择选了杜仲子为自己的徽章。
所以,当帝京的老百姓看到身着绘有杜仲子徽纹戎服的墨雪卫,便知道荣显公主的车驾就要经过了。
这一日有着春季最美好的天气。
为了让婚礼仪式盛大而顺利地举行,管辖帝京的司州牧亲自下令,要求自河南尹到城门校尉,一起督促街道打扫,架设彩棚等事务。
所以,当容显公主的金银车穿过街道的时候,不仅能看到路边随风飘扬的彩绸,还有特意从城外运来的成盆的花树。
围观的百姓兴致勃勃。有那初来帝京的外乡人露出疑问的表情,道:“不是说这次是公主迎驸马吗?怎么还需公主的车驾出行。”
一个祖上八代就住在帝京的老汉笑了,敲敲手中的酒葫芦,道:“荣显公主乃是储君,今日成婚要到太庙去告祭的,并非是出嫁的仪式。”
外乡人恍然大悟,连声称道老汉的博学,又说要请老汉饮酒,多听听这帝京风物。
老汉的妇人就在后面的店铺里沽酒,听到称赞声,不免对自己的女儿道:“看看你爹,倒似是他自己成婚哩。”
女儿道:“娘呀,莫说爹了,我这么多年也从没见过公主出嫁的仪式。”何况还是身在储位的公主。
妇人道:“可不是,上一次这么盛大的仪式,还是我十五岁那年呢。当时端弘女帝还是公主,与宣王成婚。这一晃啊,都十几年了。”
母女叙话间,显荣的金银车已经远远去了,又有十几对宫女手持各色宝物经过,再之后就是驸马所坐的牛车了。
女儿毕竟年轻,好奇地凑到父亲旁边看了看,回来对母亲道:“这驸马可真俊俏,便像国子监里面的监生哩。”
妇人却摇头,道:“哎呀,那你是没见过当年的宣王,何等地……哎,老头子,那个词怎么说来着?”她询问看完热闹走回店里的老汉。
老汉正想要再去偷偷沽一壶酒,听到老婆这样问,连忙转了方向,朝柜台走去,一边走,一边不耐烦地道:“‘英武’、‘英武’!什么好词,你们娘们啊,就是喜欢这长得好看的。要我说,就该找我这样踏实的丈夫,才好安稳一生。”
妇人不在乎他后面的絮叨,继续对女儿道:“对了,正是‘英武’二字,就是说宣王长得又好,武艺又高。当年端弘公主的五百墨雪卫,没有一个及得上,所以公主才执意选了他。”
母女说的正起劲,楼上忽然传来一声碎瓷声。
妇人唬了一跳,忙忙地去看。却是一早就包了二楼不许旁人上来的那一对客人,穿着锦袍的中年男子面前,正有一堆瓷片,显然是刚刚打碎的杯子。
妇人心中更加忐忑,都说帝都大,不易居,这生意更不好做。眼看这锦袍客人多半是个高官贵族,先别说能不能把这杯子钱赔了,就怕他在此处闹事。
就在此时,一个温和的声音道:“店家,店家。”
妇人一惊,却是坐在锦袍男子旁的女子出了声。这女子长得文秀,一开口就让人觉得是个讲道理的人。妇人的心顿时落回肚子里面了,口称“夫人”,走了过去。
果然这夫人甚是和气,不仅赔了杯子,还多赏了五两。
妇人得了银子,喜气洋洋地收拾了碎瓷片,退了下去。过了一会儿,她又送了两碗酥酪上来,千恩万谢让夫人莫要嫌弃,品一品这贱物。
等妇人再次下楼,整个二楼就只剩他们两人。
“什么‘英武’!明明就是个小人。”李博还是生气,拿过妻子面前的杯子,狠狠地灌了下去。
王灿可比他镇定多了,不慌不忙地将其中一碗酥酪放到他面前,然后道:“你可小声点,听说他已经回京了。”
这句话不说还好,一说李博更加生气了,道:“他还舍得回来,一年到头,几乎天天在外面转。”
他的生气中还带着浓浓的不服气,“谁说无人可及,难不成老子还怕他!”那架势仿佛对方若是出现在此处,他一定要打得人家满地找牙。
王灿不劝了。过了一会儿,气呼呼的李博终于冷静了一点。
“你生气有什么用?反正公主当年没瞧上你。”王灿悠然地道。
提到往事,李博就蔫了。
王灿犹觉不足,继续道:“陆姐姐也没瞧上你呀。”
李博完全不想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