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宿舍里,许朝晞还有点恍惚。
她打开手机,找到“赵嘉月”的名字,上一条还是她说给她的生日礼物已经寄到了学校,让她记得去拿。
什么生日礼物,她都顾不上了。
她发消息给她:嘉嘉!嘉嘉!嘉嘉!
赵嘉月收到这三个感叹号的时候,正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散步,她以为是许朝晞看到了自己送的生日礼物,喜欢得不得了,有点高兴地问她:是不是还挺喜欢的?
还……还挺喜欢?
不得了,嘉嘉也会读心术了吗?
许朝晞颤颤巍巍地回复她:你知道了??
赵嘉月这边还奇怪着,我送的东西我还能不知道嘛?她理所当然地回答:当然啊。
许朝晞在宿舍里坐立难安,一会儿摆弄摆弄桌上的摆件,一会儿抽本书出来垫在下巴下,她想,这不会是陈晏和串通了她的闺蜜打探了她的喜好之后,处心积虑谋划已久的一场告白吧?
嘉嘉怎么口风这么紧,一点儿也没透露给她!哼!叛徒!
于是,另一边还在家里期待寿星收到礼物后会有好评返图的赵嘉月,收到了一句“大叛徒!”,附带一个不断发射积木块的蓝色小鱼表情包,表情包的上方也飘着一行字“你这个叛徒”。
什么叛徒?怎么,是送出的礼物不小心踩中许朝晞的什么痛点了吗?
赵嘉月迷茫而真诚地询问:送你兔子背包,是触犯了什么不为人知的难言之隐吗?
关兔子背包什么事?哪里来的兔子背包?
许朝晞再读了一遍和嘉嘉的聊天记录,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嘉嘉,是不是再说她送的生日礼物啊?
等两个人结束了这段牛头不对马嘴的对话后,赵嘉月如同她第一次询问置顶事件时一样,问她:“你对他,有没有一些好感或反感呢?”
这个问题可太模糊了。
好感,当然有好感,毕竟她都觉得他是可以专程来给自己过生日的朋友了。
但具体这份好感是否可以和“喜欢”划上一个等号,她在心里留个问号。
她想起陈晏和在告白的时候说自己曾上网去查“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那会儿她还腹诽,不愧是学霸,连“喜欢”这样一种应当全凭感觉做主的浪漫都要经过严格周密的调查收集,在反复深思熟虑之后,才能严谨地下定结论。但现在轮到她,她也好像也有些捉摸不透“感觉”一词。
她回答赵嘉月的问题:我不知道。
比起第一次她还能说出“欣赏”这样褒贬倾向显著的词语,现在这个答案显然更加模糊不清了。
但赵嘉月作为旁观者,思路清晰。
第一次,正因为完全没考虑过这种可能性,所以才能够公正客观地给予正向评价。
这一次,正因为已经有些“可能性”的存在,所以才不能轻易给予任何评价。
不是有一种说法嘛,说如果问“你有一百万的话,愿意分百分之五十给别人吗?”
答案都是愿意。
这里的金额如果换成五百万、一千万、两千万……
答案都是愿意。
但如果这里的金额换成“一百元”,答案立即变成了“不愿意”。
这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一百万乃至两千万,我都没有,所以即便答应了,也仅仅是一个口头笑话而已。
但一百元,我有,如果答应了,就有可能变成了需要立即兑现的实际行动了。
所以对于许朝晞而言,曾经因为这份喜欢“绝无可能”,因此可以轻而易举地去评价“欣赏”。而如今,在过去的一年里,两人的关系逐渐拉近,其中有她所没见证过的许多瞬间,也许许朝晞也隐隐感受到了一丝不同,才在此刻,这份“绝无可能”变成了“有可能”,因此不敢轻易评价,因为背后所带来的将会是一场奔赴山海的实际行动。
赵嘉月在家里突然觉得有点美妙:许朝晞,也许就要谈恋爱了!
但这件事不该由她这样一个局外人去戳破,许朝晞应当自己去挖掘发现这样一段情感上微妙的变化,然后做出自己的决定。
所以,她只是适时的引导了一下她的思路:不然,回顾一下你们这一年的相处,能不能给你一些思路呢?
许朝晞收到赵嘉月的消息,沉吟了起来。
有道理,喜不喜欢应当从两个人的相处中去找寻痕迹。
说起来,她和他,是怎么渐渐熟悉起来的?